尘黯淡,灯明灭;蛩语似,支离说

吴本泰 《满江红·和王昭仪》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吴本泰的《满江红·和王昭仪》

全文:
白雁南飞,摇落尽、汉宫秋色。
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
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
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
尘黯淡,灯明灭;蛩语似,支离说
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
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
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吴本泰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黯淡

亦作“ 黯澹 ”。1.阴沉;昏暗。 唐 杜牧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二仪黯澹交,百川莽迴薄。” 清 王士禛 《羚羊峡》诗:“巃嵸云雷窟,黯澹蛟鼉宫。”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

(2).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 清 高鹗 《晦日送春同毕苏桥饮长河小亭时苏桥亦欲南归》诗:“大别山遥情黯淡,将离花好约蹉跎。” 沙汀 《困兽记》八:“因为由于这个打趣,这个哗笑,他看出了危机,觉得前途很黯淡了。” 冰心 《寄小读者》八:“我自己廊上凝坐,秋风侵衣,一声声卖枣声墙外传来,觉得十分黯淡无趣,正不解为何这般寂寞。”

明灭

指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星光明灭

明灭可见。——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蛩语

蟋蟀鸣叫声。 唐 周贺 《送石协律归吴》诗:“夜随浄渚离蛩语,早过寒潮背井行。” 元 范梈 《贵州》诗:“蛩语通支柱,蛛丝映卷帘。” 清 陈维崧 《泛清波摘遍·立秋日憺园塔影轩作》词:“暗惆悵,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

支离

(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吴本泰名句,满江红·和王昭仪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