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王永彬 《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名句出处

摘自《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解释:脾气性情怪僻或是执拗的人,多半是短命之人。讲话总是过于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断定他没有什么福分。

原文摘要: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名句书法欣赏

王永彬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书法作品欣赏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气性

(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於体不同。”

(2).气质;性情。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唐 韩愈 《猛虎行》:“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水浒传》第二三回:“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4).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杨朔 《海天苍苍》:“才七岁一个孩子,就有这大气性。”

乖张

(1) 不正常;不对劲儿

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西游记》

(2) 性情执拗怪僻

行为偏僻性乖张。——《红楼梦》

夭亡

夭折;早死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语言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深刻

(1) 指感受程度很深的

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2) 深入透彻

道理讲得很深刻

(3) 严峻苛刻

性笃厚,不乐为深刻

(4) 深厚

深刻的交谊

王永彬名句,围炉夜话·第二九则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