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躅欲追攀,是心先戒谨

袁燮与范总干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袁燮的《与范总干》

全文:
贤士未达时,怀宝混尘境。
得志行所为,泽*民效伊尹。
常深纳沟念,疾苦勤访问。
所期培殖丰,肯诧裁决敏。
所以龚黄辈,仁声达幽隐。
是时民气乐,鱼跃快於牣。
高躅欲追攀,是心先戒谨
日怜老钝资,不敢污兰省。
朅来楚江边,宣布宽大令。
牧养乃其职,此事无穷尽。
孳孳抚凋瘵,凛凛忧饥馑。
今岁雨意悭,斋心罄三请。
甘泽幸滂沱,良田稍膏润。
*种亦复熟,穷闾庶安枕。
亭平富词学,春华灼下品。
贻我喜雨篇,仁心极矜轸。
源流自介庵,句法深以稳。
扰扰淫哇中,闻此古歌咏。
我无为霖手,丹阙何由觐。
兀坐哦君诗,字字堪企敬。

袁燮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东阳 《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

(3).指归隐。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 唐 张读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农 杨晦之 ,自 长安 东游 吴 楚 。行至 乌江 ,闻先主高躅,就门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迈的艺术风格。 唐 窦臮 《述书赋》:“高躅莫究其涯,雄风于焉已扇。”

(6).比喻艺术风格雄健豪迈的诗文作品。

追攀

(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昔在 洛阳 时,亲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

(2).追随牵挽。表示哀悼。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

(3).追随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陈毅 《过旭角》诗:“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车行驶难追攀。”

(4).指赶上,超过。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楚 词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难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随,跟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诗:“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先戒

(1).预先戒备。《吴子·料敌》:“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

(2).开路警戒。《楚辞·离骚》:“鸞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袁燮名句,与范总干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