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土桑柘希,蚕月不纺绩

秦观海康书事十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秦观的《海康书事十首》

全文:
裔土桑柘希,蚕月不纺绩
吴绡与鲁缟,取具{左舟右网}船客。
一朝南风发,家室相怵迫。
半贾鬻我藏,倍称还君息。

秦观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裔土

荒瘠边远的地方。《国语·周语上》:“犹有散迁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於是乎有蛮夷之国。”《三国志·蜀志·许靖传》:“陨没不达者,则永衔罪责,入於裔土矣。”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恭惟大行 李慈渊圣皇帝 ,蹈千仞之渊冰,脱羣生於涂炭,皇天降割,裔土告终。”

桑柘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蚕月

蚕忙时期。《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高亨 注:“蚕月,即夏历三月,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復事採养。”《新唐书·康承训传》:“方蚕月,宜息众力农,至秋士马彊,决可以取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豳风》所纪,与今气候同者,夏正也,然十一月以后不书月,但云:‘一之日’、‘二之日’而已。三月则曰‘蚕月’。四月以后,始如常称。”

纺绩

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古代纺指纺丝,绩指缉麻。《管子·轻重乙》:“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穅,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復东行 涨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以为手巾。”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纺车》:“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红楼梦》第四回:“﹝ 李守中 ﹞生了 李氏 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许地山 《桃金娘》:“她也不怨恨人家,每天帮助姑母做些纺绩之外,有工夫就到山上去找好看的昆虫和花草。”

秦观名句,海康书事十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