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李峤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李峤的《海》

全文: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
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李峤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李峤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书法作品欣赏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习坎

(1).《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高亨 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称险阻为“习坎”。《晋书·殷仲堪传》:“是以 李势 初平,割此三郡配隶 益州 ,将欲重复上流为习坎之防。”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美中流之衝要,因习坎以守固。”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盖设嶮象存於习坎,而趋时患在於用常。”

(2).指十一月。旧以八卦配四时,坎为正冬四十五日之季节,故以指十一月。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遂来 长安 里,时卦转习坎。”

朝宗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 紫微垣 ”。

(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 张载 注:“ 紫微 ,至尊宫,斥京师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李峤名句,海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