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五和》
全文:
客怪村翁老犹健,我知造物有乘除。
曾看鲸海鹏天了,岂比蜂窝蚁垤如。
旧敬尊公维北斗,今为后学指南车。
此生只合熏班马,掩鼻人间等鲍鱼。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只合
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班马
离群的马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掩鼻
(1).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江阴 城陷时,一女子赴水死……时城中积尸满岸,秽不可闻。女子嚙指血题诗云:‘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2).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晋书·谢安传》:“ 安 妻, 刘惔 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 安 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 安 掩鼻曰:‘恐不免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一》:“ 安 之所以答妻以不免之言,而推求所以掩鼻之意,盖畏 温 知之而不免其祸耳,非为不免富贵也。”
(3).《韩非子·内储说下》:“ 魏王 遗 荆王 美人, 荆王 甚悦之。夫人 郑袖 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於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战国策·楚策四》亦载此事。后以“掩鼻”为女子进谗离间之典。 南朝 梁简文帝 《怨歌行》:“娥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虚。”《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怨。”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拊心却笑 西子 嚬,掩鼻谁忧 郑姬 谤。”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鲍鱼
(1).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詔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祖龙 一夜死 沙丘 , 胡亥 空随鲍鱼辙。”《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堪笑 沙丘 才遇处,鑾舆风起鲍鱼腥。” 柳亚子 《天心二首为那拉载湉同殒作》诗之二:“鲍鱼已死 秦 皇帝,符命犹陈 莽 大夫。”
(2).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清 李元 《蠕范·物偏》:“鰒,鲍鱼也,石鮭也,石华也,石决明也。”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鲍鱼》:“ 登州 以鲍鱼为珍品。案,即鰒鱼也。” 杨朔 《海市》:“你到渔业生产队去,人家留你吃饭,除了鲐鱼子、燕儿鱼丸子而外,如果端出雪白鲜嫩的新干贝或者是刚出海的鲍鱼,你一点不用大惊小怪,以为是大摆筵席,其实平常。”
刘克庄名句,五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