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

徐侨送施持正司理解官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徐侨的《送施持正司理解官》

全文:
人生会合难,四海皆兄弟。
解后若为寮,为情乃其至。
严陵虽陋邦,山水固佳致。
宦游於其间,亦未为失计。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
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圣门有格言,胡不慥慥尔。
险夷融一心,相与共守此。
维君更直谅,多闻且知礼。
责善有忠告,规失无因避。
人或苦难合,我匪以为具。
始如石落落,终似旗旎旎。
入议必追联,出游必连轨。
朝夕恃驩比,同襟能有几。
君今先我去,落漠将何委。
政此黯销魂,临分不我鄙。
绝无儿女悲,慨慷及治己。
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
达人宏大观,曲士局偏倚。
偏倚狭一隅,爱恶无公是。
大观归众善,宽平有余地。
理义固无穷,虚心知所止。
感君谦自牧,使我愁翻喜。
还以作赠言,相观要终始。

徐侨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徐侨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书法作品欣赏
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先儒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先儒所见,适与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徐侨名句,送施持正司理解官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