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

刘克庄游东山图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游东山图》

全文:
亭树缥缈无点尘,竹树苍翠溪粼粼。
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
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
当时偶动寂寂叹,藁砧不答高掩鼻。
棋边指麾百万秦,温浩二子非其伦。
中原热血方相泼,江表有此暇整人。
暮年功高忧谗惎,回首故山归不遂。
岂知王郎袖有檛,空听桓伊筝垂泪。

刘克庄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刘克庄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书法作品欣赏
宝钗导前瑶簪后,三君高屐华阳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宝钗

(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宝釵若可间,金鈿畏相逼。” 唐 李贺 《少年乐》诗:“ 陆郎 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釵金翡翠。”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釵留半股。”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宝釵罗带,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黄花,岂后乐之襟期?”

(2).见“ 宝釵楼 ”。

瑶簪

(1).玉簪。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百神文》:“瑶簪绣裾,千万侍女。酬以觥斝,助之歌舞。” 元 王沂 《古宫人怨》诗:“粧成陪玉輦,舞罢坠瑶簪。” 清 汤春生 《夏闰晚景琐说》:“入傍妆臺,对芙蓉镜,卸鬢边双凤,重綰云髻,插瑶簪,堆茉莉。”

(2).借指美女。 明 张凤翼 《灌园记·法章闻变》:“想往日凤楼鹤禁,列两行寳珥瑶簪。”

(3).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桂 之千峯,皆帝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一本作“ 瑶篸 ”。

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高屐

高底木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敬 兄弟见 郗公 ,躡履问讯,甚脩外生礼。及 嘉宾 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命坐,皆云‘有事,不暇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翟耆年 ﹞往见 许顗 彦周 。 彦周 髽髻,着犊鼻褌,躡高屐出迎。”

华阳巾

道士所戴的一种帽子。《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更华阳巾,鹤氅,执拂子上,拜坛毕,登坛介。”

刘克庄名句,游东山图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