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苏轼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全文: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苏轼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苏轼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书法作品欣赏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后山

(1).后面的山。 元 贡师泰 《题山水图》诗:“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后山上到春天各处是野兰花。”

(2).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平巾,以竹丝作胎,真青罗蒙之,长随内使小火者戴之,制如官帽,而无后山。”

(3).头颅后部的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后山骨》:“后山,即头后枕骨也。”

浪浪

(1).流貌。《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注:“浪浪,流貌也。” 洪兴祖 补注:“浪音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傍。”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2).象声词。形容雨、水等流动的声音。 清 卓发之 《裓园嫘史·无山堂》诗:“我看平若水,云际听浪浪。”

苏轼名句,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