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

张环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环的《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

全文: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
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径山最佳处。
有岩称玉芝。
居防俗士驾,地乃贤人宜。
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
引年归故里,不复衣朝衣。
留侯黄石心,白傅香山期。
结宇名胜外,日与尘事违。
泉石景物状,尽任诸贤诗。
伊予来东藩。
滥持使者麾。
平生爱山水,弗惮命驾之。
当候秋风高,远造岩下扉。
濣濯缨上尘,散步松间綦。
未能继高躅,聊用慰所思。

张环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张环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书法作品欣赏
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郎公

方言。丈夫。 徐朝夫 《拍不出影子的姑娘》:“﹝ 方扣云 ﹞却不满意哥哥这一招,说道:‘哥哥,我就这么贱吗?花两千块买个郎公……’”

名德

(1).名望与德行。《后汉书·黄琬传》:“ 卓 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觉寺》:“名德大僧,寂以遣烦。”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四:“抑《春秋》之义,责备於贤者。如 魏公 名德之重,盖可以责备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或藉阶经术,致身卿相,非其名德之无偶,则必世主之非圣。”

(2).指有名望德行的人。《旧唐书·昭宗纪》:“ 关东 藩镇,请除用朝廷名德为节度观察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抄·经》:“先生但问 吴中 旧事与 吴中 昔日名德,絶口不及讲学。”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祐党籍碑融县重刻本》:“ 梁 勒碑而止为 珪 一人翻案,何以解於其餘诸名德乎?”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羽仪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成帝 时, 班况 女为倢伃,父子并在京师为朝臣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以宗室羽仪,允膺嘉选。” 唐 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於天朝也不远矣。”

(2).犹翼翅。 晋 左思 《吴都赋》:“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灵凤振羽仪,戢景西海滨。”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更愿生羽仪,飞身入青冥。”

(3).引申为辅翼。 唐 张九龄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翰飞戾天,羽仪清朝。” 宋 陈亮 《祭郭德扬文》:“晚值兄疾,赖君羽仪。”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南齐书·东昏侯纪》:“帝乌帽袴褶,备羽仪,登 南掖门 临望。”《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 纯 等设行殿,列羽仪,奉之以归。”《旧唐书·魏徵传》:“ 徵 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心志。”

(5).指帝王卫队。 唐 樊绰 《蛮书·南蛮条教》:“羽仪亦无员数,皆清平官等子弟充,诸蛮不与焉。常在 云南王 左右。羽仪长帐前管係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以清平子弟为羽仪,王左右有羽仪长八人,清平官见王不得佩剑,唯羽仪长佩之为亲信。”

张环名句,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