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

林季仲秋热次高仲贻韵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林季仲的《秋热次高仲贻韵》

全文:
乘时火初流,执热病未脱。
踏冰思少苏,坐甑哀苟活。
云意断渰渰,雨声閟{左氵右聒}{左氵右聒}。
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
巫尪暴何辜,夸父僵且渴。
熂山将焚烧,翻海欲洒泼。
蛟龙遁寂寞,蝇蚋恣喧聒。
瘴鸢时堕水,涸鱼暂濡沫。
斯焉禾不登,往矣穗奚掇。
众心祷不昧,群望走莫遏。
殷勤闻雷行,闪闪惊电抹。
嘉澍疑盆翻,脱叶逾帚捋。
汲井忆羸瓶,承霤争罗钵。
新凉来不断,濁水去如割。
未论沴气销,陡觉烦襟豁。
遂回望电眼,免蹙忧稼頞。
一饱兹可营,百虑何劳{左发右刂}。
明公轸慈仁,此道归包括。
世事有反覆,愁肠屡回斡。
栖栖同里甿,闵闵忧旱魃。
赋诗输悃悰,盈轴办嗟咄。
句圆珠走盘,意定弦在筈。
千仞徒仰高,一苇敢杭阔。
韬疵知含洪,策蹇终臲卼。

林季仲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林季仲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书法作品欣赏
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官

(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廼復试於天官,去取加详焉。”

(2).借指吏部尚书。 清 戴名世 《答赵少宰书》:“而足下出持节鉞,入贰天官。”评剧《铡阁老》第十一场:“老夫不敢,还是天官大人先行。”

(3).泛指百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汉书·李寻传》:“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王先谦 补注:“天工人代,故官曰天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百官小吏曰天官。’”

(4).指官职。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久穷天官,每慙尸素。”

(5).天文;天象。《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学天官於 唐都 。”《史记》有《天官书》, 司马贞 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崔瑗传》:“ 瑗 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唐 王维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 汉 地柳条青。”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诗:“天官乘车建朱旗,赤旛前亚风卷披。”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小圣,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参见“ 天官赐福 ”。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荀子·正名》:“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 杨倞 注:“天官,耳、目、鼻、口、心、体也。谓之官,言各有所司主也。”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秋序

秋季;秋时。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唐 李嘉祐 《至七里滩作》诗:“万木迎秋序,千峯驻晚暉。”

林季仲名句,秋热次高仲贻韵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