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王通 《中说·卷四·事君篇》

名句出处

摘自《中说·卷四·事君篇》

解释:致人隐于天,其次隐于地,再次隐于名利。

原文摘要:
邶·柏舟》。子闻之曰:“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邳公好古物,钟鼎什物、珪玺钱具必具。子闻之曰:“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财。”子谓仲长子光曰:“山林可居乎?”曰:“会逢其适也,焉知其可?”子曰:“达人哉,隐居放言也!”子光退谓董、薛曰:“子之师,其至人乎?死生一矣,不得与之变。”薛收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子谓姚义能交。或曰简。子曰:“所以为能也。”或曰广。子曰:“广而不滥,又所以为能也。”子谓:“晁错率井田之序,有心乎复古矣。”贾琼问《续书》之义。子曰:“天子之义列乎范者有四,曰制,曰诏,曰志,曰策。大臣之义载于业者有七,曰命,曰训,曰对,曰赞,曰议,曰诫,曰谏。”文中子曰:“帝者之制,恢恢乎其无

王通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王通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书法作品欣赏
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人天

(1).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诸世间、众生。《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三》:“能为世导师,映蔽人天众;演説无所畏,我礼胜丈夫。”《魏书·释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因戏和之》:“看题锦绣报琼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经,行善者得人天果报。”

(2).人间与天上。《晋书·陆云传》:“ 帝尧 昭焕而道协人天, 西伯 质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横的自然观和纵的道义感要构成一个新的金钥开发人天的哑谜。”

(3).指粮食。民以食为天,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民作人,故称“人天”。《旧唐书·音乐志三》:“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古今攸赖,是曰人天。”参见“ 民天 ”。

其次

(1) 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

(2) 然后就;随之立即就;接着又

先参观生产车间,其次参观幼儿园

(3) 第二地

内容是主要的,形式还在其次

(4) 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记·货殖列传》

其次教诲之。

地隐

谓隐居于偏僻之地。 隋 王通 《文中子·周公篇》:“ 薛收 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阮逸 注:“辟地山林,高身全节。”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知地隐人,时来一行药。”

王通名句,中说·卷四·事君篇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