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名句出处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解释:眼睛对于颜色,有共同的美的感受。

原文摘要:
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孟子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书法作品欣赏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有同

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孟子名句,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