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百科介绍

人物生平

概述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

范成大半身像

。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个人履历

  范成大父母早亡,母:78岁身亡,父:46岁因病身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 * ,几近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 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成就及荣誉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生平详见《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人物评价

  范成

范成大苏州石刻像

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鹭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作品:诗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日(其二)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其十一)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秋日(其八)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夏日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jiá)蝶飞。

  (《其七》和《夏日田园杂兴》(其二)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

  风止

  风止

  收尽狂飚卷尽云,

  一竿晴日晓光新。

  柳魂花魄都无恙,

  依旧商量好作春。

州桥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横塘

  横糖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

  细雨垂杨系画船。

作品:词

满江红

  满江红·冬至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筩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满江红

  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

  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

  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熏林表。

  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

  志手里,功名兆。

  光万丈,文章耀。

  洗冰壶胸次,月秋霜晓。

  应念一堂尘网暗,放将百和香云绕。

  算赏心、清话古来多,如今少。

  满江红

  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

  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

  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干叠。

  横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

  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

  任碧筩、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满江红

  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

  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横卧金鳞舞。

  算五湖,今认只扁舟,追千古。

  怀往事,渔樵侣。

  曾共醉,松江渚。

  算今年依旧,一杯沧浦。

  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怅望家何许。

  但中秋、时节好溪山,皆吾土。

千秋岁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北城市埭。

  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

  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两国盖。

  消减东阳带。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浣溪沙

  浣溪沙

  
 催下珠帘护绔丛。

  花枝红里烛枝红。

  烛光花形夜葱茏。

  棉地绣天香雾里。

  珠星壁月彩云中。

  人间别日子春风。

  浣溪沙·烛下海棠

  
 倾坐东风百媚生。

  万红无语笑逢迎。

  照妆醒睡蜡切轻。

  采〔虫东〕横斜春不夜,

  绛霞浓淡月微明。

  梦中重到锦官城。

  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

  
 送尽残着更出游。

  风前踪迹似沙鸥。

  浅斟低唱小淹留。

  月见西楼清夜醉,

  雨添南浦绿波愁。

  有人无计恋行舟。

  浣溪沙

  歙浦钱塘一水通。

  闲云如幕碧重重。

  吴山应在碧云东。

  无力海棠风淡荡,

  半眠官柳葱茏。

  眼前春色为谁浓。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宝髻双双出绮丛。

  妆光梅影各春风。

  收灯时候却相逢。

  鱼子笺中词宛转,

  龙香拨上语玲珑。

  明朝车马莫西东。

  浣溪沙

  红锦障泥杏叶鞯。

  解鞍呼渡忆当年。

  马骄不肯上航船。

  茅店竹篱开席市,

  绛裙青快〔属刂〕姜田。

  临平风物故依然。

  浣溪沙

  白玉堂前绿绮疏。

  烛残歌罢困相扶。

  问人春思肯浓无。

  梦里粉香浮枕簟,

  觉来烟月满琴书。

  个侬情分更何如。

朝中措

  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东风半夜度关山。

  和雪到阑干。

  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服犹寒。

  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

  朝中措

  身闲身健是生涯。

  何况好年华。

  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

  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朝中措

  系船沽酒碧帘访。

  洒满胜鹅黄。

  醉后西园入梦,东风柳色花香。

  水浮天处,夕阳如锦,恰似鲈乡。

  中有忆人双泪,几时流到横塘。

  朝中措

  海棠如雪殿春馀。

  禽弄晚晴初。

  倦客长惭杜宇,佳辰且醉提壶。

  逍遥放浪,还他渔子,输与樵夫。

  一棹何时归去,扁舟终要江湖。

  朝中措

  天容云意写秋光。

  木叶半青黄。

  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清觞。

  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

蝶恋花

  蝶恋花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践,看看尝面收新茧。

南柯子

  南柯子

  
 槁项诗馀瘦,愁肠酒后柔。

  晚凉团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

  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

  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南柯子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

  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

  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七夕

  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

  晚香浮动五云飞。

  月姊妒人、颦尽一弯眉。

  短夜难留处,斜河欲淡时。

  半愁半喜是佳期。

  一度相逢、添得两相思。

鹊桥仙

  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们日照清愁。

  想见垣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间蟾兔,肯去伴沧洲。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飓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西江月

  西江月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

  云英此夕度蓝桥。

  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锐步月生销。

  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西江月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

  遮风藏雨晚云天。

  应怕杏梢红浅。

  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后留寒。

  水晶帘箔万花钿。

  听彻南楼晓箭。

宜男草

  宜男草

  
 篱菊滩芦被霜后。

  袅长风、万重高柳。

  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

  橘中曾醉洞庭酒。

  辗云涛、挂帆南斗。

  追旧游、不减商山沓沓,犹有人、能相记否。

  宜男草

  舍北烟菲舍南浪。

  雪倾篱、雨荒蔽涨。

  问小桥、别后谁过,惟有迷鸟羁雌来往。

  重寻山水间无恙。

  扫柴荆、土花尘网。

  留小桃、先试光风,从此芝草琅开口长。

秦楼月

  秦楼月

  窗纱薄。

  日穿红慢催梳掠。

  催梳掠。

  新晴天气,画檐闻鹊。

  海棠逗晚都开却。

  小云先在阑干角。

  阑干角。

  杨花满地,夜来风恶。

  秦楼月 

  珠帘狭。

  卷帘春院花围合。

  花围合。

  昼长人静,双双胡蝶。

  花前苦殢金蕉叶。

  瞢腾午睡扶头怯。

  扶头怯。

  闲愁无限,远山斜叠。

  秦楼月 

  香罗薄。

  带围宽尽无人觉。

  无人觉。

  东风日暮,一帘花落。

  西园空锁秋千索。

  帘垂帘卷闲池阁。

  闲地阁。

  黄昏香火,画楼吹角。

  秦楼月

  楼阴缺。

  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

  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

  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秦楼月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檗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惜分飞

  惜分飞  

  易散浮云难再聚。

  遮莫相随百步。

  谁唤行人去。

  石湖烟浪渔樵侣。

  重别西楼肠断否。

  多少凄风苦雨。

  休梦江南路。

  路长梦短无寻处。

念奴娇

  念奴娇

  
 双峰叠障,过天风海雨,无边空碧。

  月姊年年应好在,玉阙琼宫愁寂。

  谁唤痴云,一杯未尽,夜气寒无色。

  碧城凝望,高楼缥缈西北。

  肠断桂冷蟾孤,佳期如梦,又把阑干拍。

  雾鬓风虔相借问,浮世几回今夕。

  圆缺睛明,古今同恨,我更长为客。

  蝉娟明夜,尊前谁念南陌。

  念奴娇

  十年旧事,醉京花蜀酒,万葩千萼。

  一掉归来吴下看,俯仰心情今昨。

  强倚雕阑,羞答雪鬓,老恐花枝觉。

  指摩愁限,雾中相对依约。

  闻道家宴团来,光风转夜,月傍西楼落。

  打彻梁州春自远,不饮何时欢乐。

  沾惹天香,留连国艳,莫散灯前酌。

  袜尘生处,为君重赋河洛。

  念奴娇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娼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闹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像听横笛。

  念奴娇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

  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

  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如织。

  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

  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羁愁如织。

  我辈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

  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念奴娇·和徐尉游口湖

  湖山如画,系孤篷柳岸,莫惊鱼鸟。

  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

  一梦三年,松风依旧,萝月何曾老。

  邻家相问,这回真个归到。

  绿鬓新点吴霜,尊前强健,不怕衰翁号。

  赖有风流车马客,来觅香云花岛。

  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银瓶倒。

  奔名逐利,乱帆谁在天表。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

  天未交情,长是合堂同席。

  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

  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

  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消万千滴。

  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

  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

  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梦玉人引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

  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

  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

  一梦才成,汉天涯南北。

  舞馀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

  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

  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

  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如梦令

  如梦令

  
 罨画屏中客住,

  水色山光无数。

  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

  休去,休去,

  惊散一洲鸥鹭。

  如梦令

  两两驾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菩萨蛮

  菩萨蛮 

  小轩今日开窗了,

  揉蓝染碧缘阶草。

  檐佩可怜风,

  杏梢烟雨红。

  飘零欢事少,

  鬓点吴霜早。

  天色不愁人,

  眼前无限春。

  菩萨蛮·元夕立春 

  雪林一夜收寒了,

  东风恰向灯前到。

  今夕是何年。

  新春新月圆。

  绮丛香雾隔。

  犹记疏狂客。

  留取缕金幡。

  夜蛾相并看。

  菩萨蛮

  黄梅时节奏萧索。

  越罗香润吴纱薄。

  丝雨日昽明。

  柳梢红未晴。

  多愁多病后。

  不识曾中酒。

  愁病送春归。

  恰如中酒时。

  菩萨蛮·木芙蓉

  冰明三润天然色。

  凄凉拚作西风客。

  不肯嫁东风。

  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

  笑把玻璃盏。

  斜日上妆台。

  酒红和困来。

  菩萨蛮·湘东驿 

  客行忽到湘东驿。

  明如真是潇湘客。

  晴碧万重云。

  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

  别后书难得。

  先自雁来稀。

  那堪春半时。

临江仙

  临江仙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蔽。

  新声谁唤出罗帏。

  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临江仙 

  万事灰心犹薄室,尘埃未免劳形。

  放入相见似河清。

  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

  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月堕河倾。

  明年我去白鸥盟。

  金闺三玉树,好问紫霄程。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亿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减字木兰花

  折残金菊。

  枨子香时新酒熟。

  谁伴芳尊。

  先问梅花借小春。

  道人破戒。

  染酒题诗金风带。

  愁病相关。

  不似年时酒量宽。

  减字木兰花

  彼娇鬓袅。

  中隐堂前人意好。

  不奈春何。

  拚却轻寒透薄罗。

  翦梅新曲。

  欲断还联三叠促。

  围坐风流。

  饶我尊前第一筹。

  减字木兰花

  枕节睡熟。

  珍重月明相伴宿。

  宝鸭金寒。

  香满围屏宛转山。

  鸡人声沓。

  瑶井玉绳相对晓。

  黯淡窗纱。

  却下风帘护烛花。

  减字木兰花

  腊前三白。

  春到西园还见雪。

  红紫花迟。

  借作东风万玉枝。

  归田计决。

  麦饭熟时应快活。

  身在高楼。

  心在山阴一叶舟。

鹧鸪天

  鹧鸪天

  
 体舞银貂小契丹,

  满堂宾客尽关山。

  从今袅袅盈盈处,

  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

  潇湘江上竹枝斑。

  碧云日暮无书寄,

  寥落烟中一雁寒。

  鹧鸪天

  荡漾西湖采绿苹。

  扬鞭南决衮红尘。

  桃花暖日茸茸笑,

  杨柳光风浅浅颦。

  章贡水,郁孤云。

  多情争似桂江春。

  崔徽卷轴瑶姬梦,

  纵有相逢不是真。

  鹧鸪天

  嫩绿重重看得成。

  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醾架上蜂儿闹,

  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贾明朝书,

  送了斜阳月又生。

  鹧鸪天·雪梅

  压蕊拈须粉作团。

  疏香辛苦颤朝寒。

  须知风月寻常见,

  不似层层带雪看。

  春髻重,晓眉弯。

  一枝斜井缕金幡。

  酒红不解东风冻,

  惊怪钗头五燕乾。

好事近

  好事近

  
 云幕暗干山,肠断玉楼金阙。

  应是高唐小妇,妒娼娥清绝。

  夜凉不放酒杯寒,醉眼渐生缬。

  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好事近

  昨夜报春来,的〔白乐〕岭梅开雪。

  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

  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

  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卜算子

  卜算子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骏写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卜算子

  云压小桥深,月到重门静。

  冷蕊疏枝半不禁,更著横窗影。

  回首故园春,往事难重省。

  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熏炉冷。

三登乐

  三登乐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抛声自语。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

  欹枕梦寒,又还夜雨。

  三登乐

  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水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三登乐

  今夕何朝,披帕幌、云关重启。

  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被枕上,月星浮水。

  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

  六年前、转头未见。

  唤邻翁、来话旧,同签新蚁。

  秉烛夜阑,又疑梦里。

  三登乐 

  方帽冲寒,重检校、旧时农圃。

  荒三径、不知何许。

  但姑苏台下,有苍然平楚。

  人笑此翁,又来访古。

  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记沧洲、白鸥伴侣。

  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

  寂寞暮潮,唤回棹去。

浪淘沙

  浪淘沙

  
 黯淡养花天。

  小雨能悭。

  烟轻云薄有无间。

  官柳丝丝都绿遍,犹有春寒。

  空翠湿征鞍。

  马首千山。

  多情若是肯俱还。

  别有玉杯承露冷,留共君看。

  玉杯,官舍中牡丹绝品也。

虞美人

  虞美人·寄人觅梅

  霜余好探梅消息。

  日日溪桥侧。

  不如君有似梅人。

  歌里工梁妍笑、两眉春。

  疏枝冷蕊风情少。

  却称衰翁老。

  从教来作静中邻。

  冷淡无言无笑、也无颦。

  虞美人

  落海时节冰轮满。

  何似中秋看。

  琼楼玉宇一般明。

  只为担娥添了、万枝灯。

  锦江城下杯残后。

  还照郭江酒。

  天东相见说天西。

  除却衰翁和月、更谁知。

  虞美人 

  玉箫惊报同云重。

  仍怪金瓶冻。

  清明将近雪花翻。

  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

  王孙沈醉狨毡幕。

  谁伯罗衣薄。

  烛灯香雾两厌厌。

  仿佛有人愁损、上盾尖。

  虞美人·红木犀

  谁将击碎珊瑚玉。

  装上交枝粟。

  恰如娇小万球妃。

  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夜深未觉清香绝。

  风露落溶月。

  满身花景弄凄凉

  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醉落魄

  醉落魄·元夕

  春城胜绝。

  暮林风舞催花发。

  垂云卷尽添空阔。

  吹上新年,美满十分月。

  红蕖影下勾丝抹。

  老来牵强随时节。

  无人知道心情别。

  惟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醉落魄

  
 栖乌飞绝。

  绛河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请秘。

  花久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

  昭华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海棠

  马蹄尘扑。

  春风得意签歌逐。

  款门不问谁家竹。

  只棕红妆,高处烧银烛。

  碧鸡坊里花如屋。

  燕王宫下花成谷。

  不须悔唱关山曲。

  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醉落魄

  雪晴风作。

  松梢片片轻鸥落。

  玉楼天半褰珠箔。

  一亩梅花,吹裂冻云幕。

  去年小猎漓山脚。

  弓刀湿遍犹横塑。

  今年翻伯貂裘薄。

  寒似去年,人比去年觉。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难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霜天晓角

  少年豪纵。

  袍锦团花凤。

  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鞋。

  旧游浑似梦。

  鬓点吴霜重。

  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玉楼春

  玉楼春·牡丹

  云横水绕芳尘陌。

  一万重花春拍拍。

  蓝桥他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真番解悟人倾国。

  知是紫云谁敢觅。

  满眼桃李不能言,分讨仙家君莫惜。

眼儿媚

  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

  研暖破轻裘。

  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新纹愁。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惜分飞

  惜分飞·南浦舟中与江西帅增酌别,夜后忽大雪

  画戟锦车皆雅故。

  萧鼓留连客住。

  南浦春波幕。

  难忘罗袜生尘处。

  明日船旗应不驻。

  且唱断肠新句。

  卷尽珠帘雨。

  雪花一夜随人去。

谒金门

  谒金门·宜春道中野塘春水可喜,有怀旧隐

  塘水碧。

  仍带曲尘颜色。

  泥泥榖纹无气力。

  东风如爱惜。

  恰似越来溪侧。

  也有一双鸂鵣。

  只欠柳丝千百尺。

  系船春弄笛。

秦楼月

  秦楼月·寒食日湖南提举胡元高家席上闻琴

  湘江碧。

  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

  东风回雁,杏花寒食。

  温湿月到蓝桥侧。

  醒心弦里春无极。

  春无极。

  明朝残梦,马嘶南陌。

水龙吟

  水龙吟·寿留守  

  仙翁家在丛霄,五云八景来尘表。 

  黄扉紫闼,化钧高妙,风霆挥扫。 

  漠北寒烟,桥南和气,笑谈都了。 

  自玉磷归去,金牛再款,却回首 、人间少。 

  入与丹台旧籍,笑苍生、祝公难老。 

  春葩秋叶,喧寒易变,壶天长好。 

  物外新闻,风歌转危.吃皤虎绕。 

  想如心高会,寒霜夜永,尽横参晓。

酹江月

  酹江月·严子陵钓台

  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

  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

  燕幅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

  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

  谁似当日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

  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朝中措

  朝中措

  
 长年心事寄林扃。

  尘鬓已星星。

  芳意不如水运,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

  从此量船载酒,莫教闹却春情。

  (以上见《侵村丛书》本《石湖词》和《补遗》)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并序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珠霄境,却似化人宫。

  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

  一片宝光中。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浮黎路,依约太微间。

  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幢节度高寒。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罡风起,背负玉虚廷。

  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

  环拱万珠星。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流铃响,龙驭化云来。

  夹道春华笼彩仗,红云扶格辗天街。

  迎驾鹤毰毸。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琪树玲现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相和八鸾鸣。

  白玉楼步虚词六首

  接阑外,辇道插非烟。

  闲上郁萧台上看,空歌来自始青天。

  杨袂揖飞仙。

相关事件

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与杨万里年龄相仿,都是在北宋灭亡前后出生的,又同在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同列名于“中兴四大诗人”。不过范成大在仕途上更为得志,做到参知政事,晚年退职闲居。有《石湖居士诗集》。 范成大一度也深受江西派的影响,现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不过,范成大在学江西诗风的同时,比较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中带有峻拔之气,有他自己的特点。 点评(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如范石湖眼儿媚萍乡道中云云,“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细极。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都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思想、艺术各有特色,不愧为南宋杰出的诗人。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注:按《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录杨万里之子杨长孺所撰《杨公墓志》云:“先君于建炎元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二日子时生……开禧二年丙寅五月八日无疾薨,享年八十。”其言甚明,与杨氏本人在《浩斋记》、《秋衣》等诗文中所自纪之年岁,亦均吻合无间。据此,则杨氏当生于建炎元年(1127)。旧说多从《宋史·杨万里传》“卒年八十三”的记载,因推定杨氏生于宣和六年(1124),实误。),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漳州、常州诸地方官,入为东宫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曾屡次上疏指摘朝政,忤权相韩托胄,因此罢官家居十五年,忧愤而死。 杨万里和江西诗派的主要不同是直接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而不是从书本文字上翻新出奇,所以他说“不听陈言只听天”。他对于自然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自然界的一切,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收拾入诗。他认为“山中物物是诗题”,“无山安得诗”?并且说:“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而对于自然,他又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以至姜夔有“处处山川怕见君”的戏言。因此在题材上,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的为最多,也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杨万里无论在继承和创作上,都是个善于变化的诗人。他早年从江西派入手,中年以后,转而批判江西派的弊病,尽焚少作“江西体”千余首,而自出机杼。他在《荆溪集自序》里曾说到这种转变过程:“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于是他便走上了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认为“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和李天麟》);他不再模拟古人,而是要超出古人:“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因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严羽《沧浪诗话》所称的“杨诚斋体”。 “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这主要是继承了陶潜的《责子》、杜甫的《漫兴》,苏轼、黄庭坚的诙谐打诨的作风,而加以发展。只如《嘲蜂》、《嘲蜻蜓》、《嘲稚子》、《戏嘲星月》这类诗题,在一般诗集里便绝少见。但他往往也寓感愤和讽刺于诙谐嘲笑之中,如《嘲淮风》:“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又如《观蚁》:“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第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态,并用拟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动而饶有风趣。比如他用“一峰忽被云偷去”来写流云,用“拜杀芦花未肯休”来写狂风,用“两堤杨柳当防夫”来联想边疆的将士。第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他继承了古代和当代的民歌,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传统,语言力求平易浅近,并大量汲取俚语谣谚入诗。诸如“拖泥带水”、“手忙脚乱”,甚至“连吃数刀”之类也在所不避。这比起江西派的搜僻典、用生词、押险韵、造拗句,可以说是一个解放。这三个特点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且看以下诸诗: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戏笔》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下横山滩望金华山》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沂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头。“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檄风伯》 第一首写眼前景物,第二首写日常生活,都不无寓意,却没有穷酸气、迂腐气。第三首更集中地表现了“诚斋体”的独特风格。他自言“老子平生不解愁”,又说“自古诗人磨不倒”,我们正应从这种诗风中领会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杨万里还是一个比较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正是他的自道。因此他也有一些直接抒写爱国感情的作品,如《初入淮河四绝句》: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这两首诗是淳熙元年(1190)杨万里奉命迎接金使时所作。作者看到了本是祖国心腹之地的淮河,而今却成为金宋双方的疆界,两岸的人民也失去了来往的自由,形成敌国,所以心情异常沉痛。由于结合眼前景物,故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也说明他在绝句方面的造诣。此外,如《雪霁晓登金山》的“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的“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边”等句,也都流露了他的爱国心情。 杨万里还写了一些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如《插秧歌》、《竹枝词》等,对农民的痛苦也深表同情:“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但这类作品在他现存的四千多首诗中是太少了,而且缺乏陆游那样激昂慷慨的热情,揭露也不及范成大那样具体、深刻。这可能和他的艺术观点有关,他尝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诚斋诗话》) 总的来说,杨万里不失为南宋一位自具面目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是在艺术风格方面。他吸收民歌的白描手法,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和江西诗派差不多,尽管他也推崇杜甫,但对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并未能着重继承。他心爱的乃是陶、谢、王、孟、韦、柳一路的山水田园诗,尤其是王维的《辋川集》,并片面地认为“只是征行自有诗”。因此,他的诗大都是“斧藻江山,追琢风月”,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和他所处的万方多难的时代显得很不相称。而这也就使他不可能从思想内容、创作方向上对江西诗派作彻底的变革。由于题材的细碎,他的风趣也往往流于庸俗无聊,而那种一味师法自然和滥用口语的“信手”“走笔”的创作态度,也使他写了不少粗率的作品。象“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这类诗句,

  却实在不高明。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平江吴郡(江苏苏州市)人。他早年境况比较贫寒,为衣食奔走,故有“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之叹。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后,仕途上却比较顺利,也为国家人民作了一些好事。乾道四年,孝宗为索取河南“陵寝”地,派他出使金国。在金主面前,他“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为朝野所称道。此后他由中书舍人,累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在南宋诗人中最为显达。淳熙九年,因疾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范成大是个爱国者,也比较关心人民疾苦,退居后也没有完全忘却人民。他虽也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继承白居易、张籍、王建的新乐府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如《乐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因此,他的诗数量虽不及杨万里多,内容却较充实,有不少即事名篇的现实主义作品。 由于生活关系,范成大年轻时便写了一些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的诗。《催租行》和《后催租行》可为代表。在《催租行》里作者通过官府的爪牙——里正无耻勒索农民的典型事件,概括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只“我亦来营醉归耳”一句,便画出了里正的丑恶嘴脸,手法也非常经济。《后催租行》更写出农民被迫出卖女儿以输租的惨状: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这是农民的血泪控诉。末句是反语,中含无穷仇恨。“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这种惨象,在封建社会原极普遍,但很少写得如此具体深刻。此后在帅蜀期间,作者在《劳畲耕》里还揭露了那种“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的阶级的不平。 还在少年时期,诗人便写出了“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秋日二绝》)的名句,对于南宋统治者向金使炫耀半壁江山的无耻行为作了尖锐的批评。他最有价值的爱国诗篇,是一一七?年使金时写的七十二首绝句。这组诗不仅描写了北方的山川文物,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爱国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有时又通过凭吊先烈谴责宋代统治者的昏庸误国。如以下诸作: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 女僮流汗逐毡并,云在淮乡有父兄。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清远店》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侵。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双庙》 关于这次出使,作者谦言是“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其实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创作来说,诗人都完成了他的使命。 范诗的另一成就是田园诗。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象一长卷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宋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他以前的诗人所很少着墨的。尤其可贵的是其中还有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以闲适为其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的内容,这和他早期写作乐府诗的精神正是一致的。如《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停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这里,诗人通过深入的观察和亲切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了诗人的同情和共鸣。当然,其中也不免有美化农村的描写,表现了士大夫的情趣。他晚年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悲苦生活的小诗,如《夜坐有感》、《咏河市歌者》、《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等。 由于内容较丰富,同时他不仅学白居易、王建,也学孟郊、李贺,还有“玉台体”,因此范诗的风格也比较多样。

杨万里对范成大的评价

  杨万里评他的诗“清新妩媚”、“奔逸隽伟”(《石湖诗序》),主要是指“点缀湖山”一类作品而言。其实范诗还有“婉峭”、“浅切”的一面。杨万里还说:“今海内诗人,不过三四,而公皆过之,无不及者”,这评价也欠公允。范是不能和陆游相比的。他深受佛、道影响,诗中消极颓废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北宋范宽、南宋马远的山水画

“旅行家”范成大

  作为旅行家,范成大比不上徐霞客,但作为士大夫和诗人,范成大的精神世界却远比徐霞客这样的“专业”旅行家丰富

  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45岁的范成大受命出使金国。他作为“祈请使”,目的有二:一是求赵宋皇室陵墓所在的河南巩、洛之地,二是重议两国交换国书的礼仪。

  此时距金灭北宋已40余年,南宋与金国划淮河为界,以“侄儿”的身份卑事金国。南宋想以“祈请”的方式收拾失去的河山与尊严,不啻于痴人说梦。就连宋孝帝本人也知道,此行不但没啥胜算,还凶多吉少,临行前他对范成大说:“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氊,理或有之。”这就是让他做好当苏武的心理准备了。

心情最为复杂的一次旅行

  ■乾道六年使金,是他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一次旅行

  范成大此行著有旅行日记一卷,名为《揽辔录》,取东汉名士陈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意思。据此书记载,他于六月“出国门”,“八月戊午”渡淮出国界,十月“戊午”复渡淮归来,在金国境内逗留了两个月。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日记是唐李翱的《来南录》,到北宋时,士大夫作日记者已经很多,其中以王安石的《日录》篇幅最为浩繁,有八十卷之多,然而多记政事,实为一种私家史乘。而早期的私人日记多为篇幅短小的纪行之作。

  范成大乃南宋诗坛巨匠,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中兴四大家”,以“清新妩丽”而又“奔逸俊伟”的诗风驰名于世。范成大是一个眼界开阔、感觉敏锐的观察者,对自然界的山水泉石充满热爱,对升斗细民的悲欢富于理解之同情;他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殊方异域、奇风异俗都报以强烈的兴趣;他官至宰辅,风节凛然,一生宦迹又极其广阔(“予生东吴、而北抚幽燕、南宅交广、西使岷峨之下,三方皆走万里,所至无不登览”),故胸中千丘万壑,下笔气象万千。另一面,范成大又是一个内心丰富、情感真挚的人,无论是感时、忧国、悯农、刺政还是伤逝、惜别、叹老、思乡,他的诗里总有一些特别细腻而个性化的体察,用一句老话来说———他的诗里有“人”。

  乾道六年使金,是范成大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一次旅行,压抑、悲怆,而又满怀忠义豪情,因此《揽辔录》中的许多文字也特别感人。如写北宋旧都东京汴梁的残破:新宋门内“弥望悉荒墟”,“大相国寺,倾檐缺吻,无复旧观”……凡东京一门一楼,皆罗列其旧名与“虏改”之新名,貌似简单的记录,而板荡之痛与黍离之思尽在其中。

  更让人心碎的当然还是中原的遗民,沦陷已久,“民亦久习胡俗”,“男子髡顶”,“村落间多不复巾,蓬辫如鬼”,然而父老“遗黎往往垂涕嗟啧,指使人云:‘此中华佛国人也。’老妪跪拜者尤多”……除《揽辔录》外,此次使金他还留下72首绝句,汇为《北征小集》,其中佳作甚多。

  范成大此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来就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表现得风骨凛然,甚至连金主也认为“可以激励两国臣子”———弱国外交的极致也只能是争取一点精神上的尊严了。

他的抱负

  ■他是打开了心胸和慧眼的诗人,他的饱览山川联系着“许国”的抱负

  归国后,范成大得到朝廷的肯定,但很快又因刚直而被黜,于乾道七年受命出帅静江府(广西桂林),这就是“南宅交广”之行。这次旅行实际开始的时间已是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腊月七日,他从老家吴郡(苏州)出发,南经湖州、余杭,至富阳而入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在余杭时与远送而来的亲友道别,场面极其伤感。之前更不得不将重病的乳母留在余杭,“分路时,心目刲断。世谓生离不如死别,信然。”

  与众人别后二日就是除夕之夜,“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夜,小霁。风急,寒甚。披使虏时所作棉袍,戴氊帽,作船头纵观,不胜清绝。”

  此情此境此文,让人一见之下,永铭于心。试想身披两年之前去国北征的寒衣,胸怀着二日之前与亲友诀别的凄怆,于此除夜之际,置身于寒江的扁舟上,心绪如无限宇宙中的一点孤明,所谓“不胜清绝”者,实是无以言之而强为之言了。

  溯富春江,经桐庐、兰溪入衢江,然后经常山县出浙江、入江西的信江,经信州(上饶)、贵溪、余干而到南昌,登滕王阁;入赣江,乾道九年元月十二日至临江军(樟树),十四日游芗林和盘园———这两处都是当时著名的园林,给范成大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棵大梅、古梅,晚年隐居石湖后,他就全力经营石湖的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并专门著有《梅谱》一卷。

  过临江军后即入赣江支流袁水,过袁州(宜春)、萍乡进入湖南境内。泛湘江南下,至衡山,谒南岳庙,因病未登山,然后陆行经永州、全州,三月十日,入桂林。凡水陆路程三千里,历时三月,著游记一卷,取韩愈咏桂林的“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诗意,取名为《骖鸾录》。

  毋庸置疑,范成大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旅人。

  古代士大夫因仕宦而四处游历并非罕见,但大多数人只会写一些例行的文字,无论是登临怀古还是厌宦游、思故土,往往流于程式。这类诗人的作品,让你看不出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还是清代,也看不出他吟咏的是岭南还是中原,尤其重要的是,你看不到背后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而范成大则是一个打开了心胸和慧眼的诗人,他笔下的风物很少是通用的,而是富于一时一地的特殊性,但又不是现实的实证主义镜像,而总是用他的情怀和风格提升着外在的世相。

  作为旅行家,范成大当然比不上徐霞客,但作为士大夫和诗人,他的精神世界却要远比徐霞客这样的“专业”旅行家更丰富。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他的饱览山川是与“许国”的抱负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为了“许国”,他才经受了“三方皆走万里”的艰苦旅程。

他的向往

  ■一生的漂泊已经沉淀在他内心,成为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士大夫是必须“兼济天下”的,然而作为诗人,范成大又始终非常向往乡居归隐的田园生活。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52岁,离四川制置使任,五月底从成都万里桥出发,十月已巳进入吴郡(苏州)的盘门。和前两次怀着重重心事的旅行不一样,虽然与四川的同僚朋友分别不免伤感,这一次的回乡之旅压倒性的情绪是“归去来兮”的喜悦和轻松。这次的行程比较简单:沿岷江入长江,然后一路过三峡,经湖北、江西入江苏,从镇江转常州、苏州。此行有游记二卷,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命名为《吴船录》。与前二录相比,此书篇幅最长,也最为后人推重。

  《吴船录》内容极丰富,除了记名山大川之美,如写峨眉山佛光之奇如在目前,状三峡湍流之险惊心动魄,也有许多人文历史方面的记载非常有价值,如记江州东、西林寺的唐代碑刻,抄录峨眉牛心寺释继业所著西域行程等,颇有史料价值。此书文章之美,不愧为中国山水文字中的典范。

  从乾道八年十二月出盘门到淳熙四年入盘门,范成大完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循环,从此结束了作为旅人的生涯。从四川归来过武昌时,他曾于中秋夜回忆自己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当时便想:若得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淳熙九年,范成大终于遂愿退休,从此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为家乡撰写了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方志:《吴郡志》。

  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仍然对旅行充满向往,但毫无疑问的是,每当中秋赏月的时候,他都会想起从前度过中秋的那些地方:一生的漂泊已经沉淀在他内心,成为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宋史·范成大传》

  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隆兴元年,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奉祠。

  起知处州。陛对,论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国力,曰人力,今尽以虚文耗之,上嘉纳。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詹、南二司马作通济堰在松阳、遂昌之间,激溪水四十里,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令》以绢计脏,估价轻而论罪重,成大奏:“承平时绢匹不及千钱,而估价过倍。绍兴初年递增五分,为钱三千足。今绢实贵,当倍时直。”上惊曰:“是陷民深文。”遂增为四千,而刑轻矣。

  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盖泛使也。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帻效之。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

  除中书舍人。初,上书崔寔《政论》赐辅臣,成大奏曰:“御书《政论》,意在饬纲纪,振积敝。而近日大理议刑,递加一等,此非以严致平,乃酷也。”上称为知言。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成大当制,留词头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说命竟寝。

  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旧法马以四尺三寸为限,诏加至四寸以上,成大谓互市四十年,不宜骤改。

  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疏言:“吐蕃、青羌两犯黎州,而奴儿结、蕃列等尤桀黠,轻视中国。臣当教阅将兵,外修堡砦,仍讲明教阅团结之法,使人自为战,三者非财不可。”上赐度牒钱四十万缗。成大谓西南诸边,黎为要地,增战兵五千,奏置路分都监。吐蕃入寇之路十有八,悉筑栅分戍。奴儿结扰安静砦,发飞山军千人赴之,料其三日必遁,已而果然。白水砦将王文才私娶蛮女,常导之寇边,成大重赏檄群蛮使相疑贰,俄禽文才以献,即斩之。蜀北边旧有义士三万,本民兵也,监司、郡守杂役之,都统司又俾与大军更戍,成大力言其不可,诏遵旧法。蜀知名士孙松寿年六十余,樊汉广甫五十九,皆挂冠不仕,表其节,诏召之,皆不起,蜀士由是归心。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

  召对,除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两月,为言者所论,奉祠。起知明州,奏罢海物之献。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旱,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水贼徐五窃发,号“静江大将军”,捕而戮之。以病请闲,进资政殿学士,再领洞霄宫。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

  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上尝命陈俊卿择文士掌内制,俊卿以成大及张震对。自号石湖,有《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集》行于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范成大书法,即可查询。

打赏
公众号
纠错

书法推荐

精彩资源

  • 【jpg高清】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李琪藏本

    2020-03-03 15:56:57
  • 【jpg】元 赵孟頫楷书《崑山州淮云院记》下载_61M

    2019-12-06 17:23:30
  • 【TIF】文徵明楷书《盘谷叙张若霭图》全卷下载_108M

    2019-02-25 10:23:56
  • 【jpg】赵孟頫行书《大学》拓本下载_37.9M

    2019-12-03 16:32:57
  • 【TIF高清】北魏楷书《司马绍墓志》下载_176M

    2019-08-29 16:16:45
  • 【高清tif】黄庭坚行书《自书松风阁诗卷》全卷下载_406M

    2019-03-11 16:47:11
  • 【pdf】明 甘旸《集古印正》五卷印谱下载_197M

    2019-05-26 11:38:41
  • 【PDF】清 周培春《京城店铺幌子图》下载_54.1M

    2019-02-12 20:22:17
  • 【高清JPG】文徵明《兰亭修褉图》全卷下载_23M

    2019-04-28 12:41:40
  • 【PDF高清】清乾隆《宝典福书》册下载_53.3M

    2019-05-02 17:54:33
  • 书法家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书法字典 范成大百科介绍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