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53位傅 旧百家姓排名:第84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北地郡:治所秦时在义渠(今甘肃省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武忠西南),东汉末地入羌胡,三国曹魏相当今陕西耀县、富平等地。
清河郡:清河郡: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北)。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
2、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此外,傅姓的主要堂号有以:“清河堂”、“版筑堂”、“野版堂”等为其堂号。
五、宗族特征
1、傅姓历史上权臣政客颇多,福泽百姓,为后人所敬仰。2、字行辈份有序。如山东高密一支字行为:“日叙丙余,希深联贻,馨名因溥,垂法迪之。”另浙江绍兴丁巷傅姓字行为“宏规大启,垂裕后昆,渊源继述,孝友传家,允能缵绪,恪循谦恭,廉让攸赖,闻望远播,肇其敦厚,世泽绵长”。又新续傅姓派语字行为:“仁义礼智,文行信嘉,猷懋美厥,德益勋彰,永绍箕裘,俾尔炽昌。”
【傅姓宗祠通用对联】
〖傅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尊儒尚学;
崇俭抑奢。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魏末任散骑常侍。西晋初,为御史中丞。曾上疏议改屯田二分制,恢复曹魏旧制,缓和民困,后官至太仆、司隶校尉,封鹑觚子。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于诗擅长乐府。认为自然界由“气”组成。有《傅子》等集。下联典指西晋尚书左丞兼司隶校尉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傅玄之子。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傅中丞集》。二邑称圣;
三德兼优。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人傅琰,字季珪,宋时,历任武康、山阴县令,都有能干的名声,二县人称他为“傅圣”。齐永明年间,历官庐陵王安西长史、南郡内史等。下联典指北宋须城人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中进士,官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为人厚道,寡言少语,与人交往,不设城府。司马光曾对邵雍说:“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品德,一个人很难兼备。我却在傅钦之身上见到了。”邵雍也说:“傅钦之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激烈,勇敢而又温和,因此更难能可贵。”宋代博士;
殷商圣人。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律博士傅霖,《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有《刑统赋》二卷。下联典指商代宰相傅说的事典。兰台名宰;
版筑肖形。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傅毅,章帝任其为兰台令史,以文雅显于朝廷。下联典出傅说原为傅岩地方从事版筑的奴隶,殷王武丁梦得圣人,遂令人按梦中所见之形觅得傅说,举以为相。河南世泽;
贤隐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商·傅说,贤而隐,武丁举以为相,国大治。紫光绘像;
玉尺谐姻。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傅恒,乾隆时定两金川,征缅甸,封一等忠勇公,图形紫光阁。下联典指宋·傅自得,童时赋《玉界尺》,李邴叹为奇才,以女妻之。盐梅世第;
岩野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盐梅”,指咸盐和酸梅,为调味之品,用以喻整治国政。典出《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来诗文中常以“盐梅”指宰相或职权相当于宰相的人(下同)。
盐梅世泽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筑墙世祖远;
清河道脉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联。版筑家声远;
清河世泽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版筑垣亭古;
有德世泽长。
——清·傅以渐撰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联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严,山东省聊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后多次升迁,从国史院侍讲、秘书院侍讲学士、国史院学士,至顺治十一年授秘书院磊大学士。顺治十二年,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他上奏安民策。所奏合国情、顺君意,遂加封太子太保,成为后来继位的康熙帝的老师。改任国史院大学士。版筑宰相第;
金玉君子家。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代高宗时贤相傅说。下联典指宋代傅尧俞,官至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人们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傅姓宗祠六言通用联〗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傅山(1607-1684)自题联。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著述颇多。〖傅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学士科举列榜首;
巾帼鼎甲第一名。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密书院大学士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顺治间进士第一。为官以清勤著。学者称星岩先生。有《贞固斋诗集》。下联典指清代太平天国恩赏丞相傅善祥(?-1856),金陵(今南京市)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自幼熟读经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京后,“令女官举女子应试”,她考中鼎甲第一名,名列榜首。东王杨秀清将她选入东王府,先后任“女侍史”、“簿书”、“恩赏丞相”等职,成为东王政务上的有力助手,并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版筑家声传万古;
云台事业耀千秋。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上联“岩野经纶”、“版筑”,典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Yuè 音悦)事典(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1·得姓始祖》介绍)。下联典指东汉时傅俊,佐光武帝中兴有功。“云台事业”,指刘秀修功臣阁、绘功臣像,阁名“云台”,傅俊画像得列其中。岩野经纶光国史;
云台事业耀家声。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同上)。傅岩□野千秋盛;
派衍云岩百世昌。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通用堂联(同上)。传胪姓名无双士;
开代文章第一家。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题赠傅以渐祖厝联
傅以渐(1609-1655),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字于磐,号星严。今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夺状元,任宏文院修撰。顺治八年(1651年),任国史院侍讲。后为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5年),奉旨陈时务,上疏安民大计,受到皇帝赞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1658年),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十月以葬亲请假还乡,自此卧病不复出。顺治十八年(1661年),闻顺治帝崩,直京奔丧后,又以病告归。顺治帝对傅以渐甚为器重,凡机务大政均与其磋商。傅以渐对帝竭诚尽忠。史料记载:公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与寒素无异。他书奏议,草诏书,拟御制,颇得皇帝赏识。傅以渐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充任清太祖、太宗《圣训》总裁,奉命与曹本荣合著《周易通注》。他对天文、地理、礼乐、法律、兵农、漕运、马政等均有研究,著述甚丰。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其著作仅《四书易经制义》尚存。傅义渐于康熙二年(1663年)在家养病期间,主持编纂《聊城县志》。康熙四年(1665年)病故,葬于聊城傅家坟。老杜遗风诗作楫;
大明赤子赋名山。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赋咏明末清初山西名士傅山联。
〖傅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左江右湖兼领庐阜;
荻花枫叶且官浔阳。
——康有为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康有为游九江时赠傅道尹联。浩浩阴功,千年笃祐状元后;
煌煌诰命,三代同称宰相家。
横批:皇恩宠锡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傅家坟(清代状元傅以渐祖茔)牌坊联。赫赫阴功,泽庇百年装元后;
煌煌诰命,同称三代宰相家。
横批:一品三世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聊城清代状元傅以渐祖宅相府联。业绍罗峰,虎节名家传自昔;
支分台水,龙图门第重于今。
——佚名撰福建省尤溪县台溪乡富山傅氏宗祠联
尤溪县台溪傅氏宗祠位于台溪乡台溪村,又称后坪头厝。宗祠四面群山环抱,翠竹婆娑。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640平方米,依次为前堂、正堂、左右各有厢房,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悬山顶。堂悬四方匾额,其中“家传风矩”立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彤管流芳”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魁”两方匾额分别立于同治二年(1863年)和八年(1869年),保存较好。匾额下方为墨书的“傅氏宗祠”和一组五位栩栩如生的“傅氏始祖”全身立像。画像人物目光慈祥,面部表情凝重,无疑出自名家里手。画像两旁附有这副对联。宗祠正厅南北墙上绘有出自傅氏后裔的书画家傅承安的画作,画作内容为“百代封侯”、“鹤寿延年”、“桐鸡雅趣”、“千秋福禄”等,其寓意深刻,画技老到,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壁画边附有临摹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手迹墨宝“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此外,在宗祠下堂南北向的墙壁上,有南宋中臣文天祥为入闽始祖傅实题赠的“忠、孝、廉、节”四字真迹。字体雄浑,笔力遒劲。透过书法力作去了解其更深层的历史背景,即知傅氏先人要求其裔孙们遵循中国传统的儒家“正君心,立纲纪,亲忠臣,远小人”的思想内涵。傅氏传人虽无驰骋沙场的英雄迭出,但经史传家之风却永存。特别是在傅氏宗亲中,尤擅丹青字画者众多,从宗祠壁画和楹联均出自傅氏子孙之手可以看出,确实非同一般。读说命数篇,作楫调羹形适肖;
缅官声三德,品金题玉泽悠长。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积累溯前徽,博学能文,早树兰台品望;
绳承期后裔,敦诗说礼,无惭玉尺风流。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通用堂联。溯祖宗渊源,商朝相、汉朝将、宋代侍郎,自昔家声丕振;
追孙支蕃衍,始迁闽、继迁粤、分居江右,如今世泽流芳。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业著商朝,派衍清河,□想当年作霖雨,盐梅伟绩煌煌光谱牒;
功崇汉代,流□梓里,□到今日看旅楹,刻角簪缨奕奕焕宗堂。
——佚名撰傅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傅氏宗祠“版筑堂”、“清河堂”通用堂联
猜你喜欢:
- 玉【源】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④西域人姓。元时翰
- 一、姓氏源流利(Lì)姓源出有四: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
- 四姓是指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非常有名望的四大望族,由于姓氏不同,而称为“四姓”。北魏孝文帝元宏时:范阳卢氏以卢敏为首清河崔氏以崔宗伯为首荥阳郑
- 东野为当今较为罕见的复姓,也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为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长子伯禽的小儿子名叫鱼,食采邑于东野,遂以地名为氏,姓“东野”。另
- 一、姓氏源流 万(Wàn)姓源出有五: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
- 受 ①姓苑:甘肃静宁州有受氏,州有受家山,以地为氏,或为受酋氏所改。 ②绩通志氏族略:后魏时河南省有受氏。望出河内。 ③千家姓:历阳族。
- 博罕岱蒙古族姓氏,汉姓为杨氏。
- 如始祖子如 春秋郑国公之子
- 宰(Zǎi)宰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期,周公孔曾经在周朝任太宰,人称宰孔,其后世子孙就以“宰”作为了姓氏。此外,在周朝太宰是掌管王家内外事务的官
- 鳣姓考:黄帝臣续先之后。
- 姓氏:淳于祖宗:淳于公分类:复姓姓氏起源:出自姜姓,以国名命姓,是炎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
- 蓍晋魏有国,蓍西,后遭灭。子孙就以蓍为姓
- 侯姓起源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
- 问[问,读音作wēn(ㄨㄣ),不可读作wèn(ㄨㄣˋ)]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属于以官职称
- 茶茶正豪 (1938一 ),云南永平人,永平县侨办科员。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坚持为“侨”服务,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是一个侨务工作
- 鼓现为汉族姓氏
- 如花“如花”一姓的渊源要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一个生产珍品玉器的作坊,名曰“如花坊”,坊中的能工巧匠皆为女性,她们雕琢的工艺品巧夺天工,深得
- 押现知河北吴桥某村均姓押
- 一、姓氏源流闾丘(Lǘ qiū 闾丘)姓源出有二:1、出自以邑名为氏。春秋时,在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县境内)有一个地方叫闾丘邑,居住在那里的人
- 斛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