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隽,读音作juàn(ㄐㄩㄢˋ),不可读作jùn(ㄐㄩㄣˋ)]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武陵郡沅陵顷侯刘吴阳,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的楚国巴陵,即古籍上所记载的巴丘,又称沅陵,汉朝时期称下隽县。
据史籍《前汉·地理志》记载:“长沙国下隽县。”下隽县位于今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其境内有君山、洞庭湖、巴丘湖、青草湖等景致。
沅陵在西汉朝时期为长沙国的一个县制,称作下隽县,简称隽县。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吕雉封长沙王之子刘吴阳为沅陵顷侯,历四十六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而国除。期间,沅陵顷侯将自己的庶支族人分封在下隽县,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隽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辰州府沅陵王朱贵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明朝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封辽简王朱植的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传一百二十二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国除。到清朝初期,有沅陵王朱贵谲的后裔子孙因避满清政府的灭明杀戮,而以居邑名称之古名改隽氏者。
明朝末期,该支隽氏族人中有回复为朱氏者,亦有沿用隽氏者。
【迁徙分布】
我国古代以隽为地名的地方,大江南北都有,因此隽姓一开始就散居于南北各地,后在河北东部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渤海郡为郡望。如今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隽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渤海郡 西汉置,在今天河北、辽宁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沅陵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在这一带繁衍;夏、商、周时,少数民族在此生息,史称“南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沅陵为黔中郡郡治。
滨 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时期建有蒲城国。
②、堂号
渤海堂。
【宗族字派】
字辈:
河北景县隽氏字辈:有福文玉振,风秀国成祥,孝廉忠义芳,继祖传世广。
山东五莲隽氏字辈:锡树桂荣增金立,治泽怀忠保世馨;承恩京兆德芳久,鸿禧百代乃崇新。
【历史名人】
隽不疑,西汉臣。字曼倩,勃海(治今河北沧县东)人。初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暴胜之为绣衣御史至勃海,知其贤,荐于武帝,任为青州刺史,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与燕王旦联络郡国谋反,他发觉收捕,擢为京兆尹。据《汉书·隽不疑传》载:“隽不疑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始元五年(前82),有人冒充戾太子,朝臣不敢辩,他以儒经决事,收捕追治,终发其伪。以此名重当时。
隽纪坤:(公元1947~今),山东苍山人。著名收藏爱好者。
1990年4月毕业于无锡书法艺术学院,任职于白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系白山市集邮协会会员。主集邮票、粮票、烟标,现藏粮票三千余种、专题烟标四千余枚;兼集烟标、报头。隽永利:(公元1962~今),山东淄博张店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山东省淄博长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94年起任现职至今。并兼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常委、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公会副会长等职。
1994年,隽永利被山东省委统战部、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工商联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的称号。目前,长城集团在隽永利的领导下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隽桂才:(公元1968~今),山东日照五莲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多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他辅导的选手有数十名获得国家级大奖,有两人获全国一等奖,并被保送进入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多次受到山东省化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表彰奖励。1999年获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日照市委组织部、日照市人事局授、日照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日照市青年科技奖。
长期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界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国家级化学教育专业期刊发表化学教育专业论文百余篇,并被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化学教育》著名期刊的山东地区特约通讯员。化学竞赛辅导别具特色,辅导的选手年年获得国家级大奖。
其他隽姓名人有清官吏隽维基等。
【隽姓宗祠通用联】
阀阅渤海;
启姓长沙。
指隽姓郡望和源流。
曼舞轻歌颂盛世;
倩装华服迎嘉宾。
汉朝隽不疑(字曼倩)“曼倩”二字嵌字联。
为尹信威,致百姓敬服;
录囚平反,得慈母欢欣。
隽不疑任京兆尹,为治民严而不残,吏民服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有何平反?活几何人?”闻多有所平反则喜,或亡所出则怒,为之不食。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武陵郡沅陵顷侯刘吴阳,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战国时期的楚国巴陵,即古籍上所记载的巴丘,又称沅陵,汉朝时期称下隽县。
据史籍《前汉·地理志》记载:“长沙国下隽县。”下隽县位于今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其境内有君山、洞庭湖、巴丘湖、青草湖等景致。
沅陵在西汉朝时期为长沙国的一个县制,称作下隽县,简称隽县。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吕雉封长沙王之子刘吴阳为沅陵顷侯,历四十六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而国除。期间,沅陵顷侯将自己的庶支族人分封在下隽县,其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隽氏。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辰州府沅陵王朱贵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明朝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封辽简王朱植的第十七子朱贵谲为沅陵王,传一百二十二年之后因无嫡系子嗣国除。到清朝初期,有沅陵王朱贵谲的后裔子孙因避满清政府的灭明杀戮,而以居邑名称之古名改隽氏者。
明朝末期,该支隽氏族人中有回复为朱氏者,亦有沿用隽氏者。
【迁徙分布】
我国古代以隽为地名的地方,大江南北都有,因此隽姓一开始就散居于南北各地,后在河北东部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渤海郡为郡望。如今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隽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郡望堂号】
①、郡望
渤海郡 西汉置,在今天河北、辽宁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沅陵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在这一带繁衍;夏、商、周时,少数民族在此生息,史称“南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沅陵为黔中郡郡治。
滨 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时期建有蒲城国。
②、堂号
渤海堂。
【宗族字派】
字辈:
河北景县隽氏字辈:有福文玉振,风秀国成祥,孝廉忠义芳,继祖传世广。
山东五莲隽氏字辈:锡树桂荣增金立,治泽怀忠保世馨;承恩京兆德芳久,鸿禧百代乃崇新。
【历史名人】
隽不疑,西汉臣。字曼倩,勃海(治今河北沧县东)人。初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暴胜之为绣衣御史至勃海,知其贤,荐于武帝,任为青州刺史,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与燕王旦联络郡国谋反,他发觉收捕,擢为京兆尹。据《汉书·隽不疑传》载:“隽不疑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始元五年(前82),有人冒充戾太子,朝臣不敢辩,他以儒经决事,收捕追治,终发其伪。以此名重当时。
隽纪坤:(公元1947~今),山东苍山人。著名收藏爱好者。
1990年4月毕业于无锡书法艺术学院,任职于白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系白山市集邮协会会员。主集邮票、粮票、烟标,现藏粮票三千余种、专题烟标四千余枚;兼集烟标、报头。隽永利:(公元1962~今),山东淄博张店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山东省淄博长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94年起任现职至今。并兼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常委、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公会副会长等职。
1994年,隽永利被山东省委统战部、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工商联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的称号。目前,长城集团在隽永利的领导下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隽桂才:(公元1968~今),山东日照五莲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多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他辅导的选手有数十名获得国家级大奖,有两人获全国一等奖,并被保送进入全国一流重点大学。
多次受到山东省化学会、山东省教育学会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表彰奖励。1999年获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日照市委组织部、日照市人事局授、日照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日照市青年科技奖。
长期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界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国家级化学教育专业期刊发表化学教育专业论文百余篇,并被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化学教育》著名期刊的山东地区特约通讯员。化学竞赛辅导别具特色,辅导的选手年年获得国家级大奖。
其他隽姓名人有清官吏隽维基等。
【隽姓宗祠通用联】
阀阅渤海;
启姓长沙。
指隽姓郡望和源流。
曼舞轻歌颂盛世;
倩装华服迎嘉宾。
汉朝隽不疑(字曼倩)“曼倩”二字嵌字联。
为尹信威,致百姓敬服;
录囚平反,得慈母欢欣。
隽不疑任京兆尹,为治民严而不残,吏民服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有何平反?活几何人?”闻多有所平反则喜,或亡所出则怒,为之不食。
![](/images/zang.png)
![](/images/jiucuo.png)
猜你喜欢:
- 一、姓氏源流融(Róng)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
- 【释义】满族姓氏之一。或译奇塔尔,或译喜他拉氏。【详细介绍】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图家保存的《永陵喜塔腊氏谱书》与《谱单》,乃第十六世孙熊岳
- 彘彘恭子(春秋晋国人)
- 落下汉代民间天文学家洛下闳亦写作落下闳。
- 【郝姓起源】郝姓的起源是出自商末的地名。传说远古时代的太昊,相传即伏羲氏(又传说他是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太昊的佐臣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
- 一、姓氏源流有,宥(Yǒu,Yòu)姓源出有二:1、出自上古时复姓有巢氏所简改。据《路史》记载:“有氏,古帝有巢氏之后。”上古时,中原地区野
- 【龙姓来源】龙-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
- 卓氏,生卒年不详。原为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其祖父辈经营冶炼铁矿致富,后来秦国打败赵国,流放富豪,卓氏也在其中。赵国被掳获的人中,只有卓
- 台姓一、姓氏来由:1.台(tái,繁体字为台):风俗通:金天氏裔孙曰台(台)骀,其后氏焉,历来是常见姓。台骀为少□之苗裔,世为水官之长,颛顼
- 定姓族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用以辨别汉族士人和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以恢复门阀制度。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规定鲜卑元姓门望
- 姓氏:司徒祖宗:虞舜分类:复姓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尧帝为炎黄部落首领时,舜为尧的司徒官,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故又名土司
- 陈没复姓“陈没”就是太平天国大将石达开的后裔
- 一、姓氏源流佴(Nài,Mǐ)姓源流无考,溯源为一:佴姓源于黄帝后裔商汤。至东汉光武帝有左相佴茂为佴氏始祖。得姓原因是:因为皇帝负责设计和制
- 写写春林 1955年生,天津人。中 * 员。二级录音师。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倡学院,大专学历。1975年到湖北电视台从事录音工作。中国
- 施姓来源施姓来源有三:一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二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
- 尘尘氏家族现大多居住在山东省单县境内,其于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总人数2000左右.此姓绝大多数人都不为所知.
- 端木[端木,读音作duān mù(ㄉㄨㄢ ㄇㄨˋ)]端木:中国第三大复姓。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
- 徵极罕见姓
- 咬现在部分罕见的姓氏
- 忻氏始见于宋代著作考忻氏本是稀见姓氏,在现代又因人才济济而为人们所熟见,但忻氏见诸文献始于何时呢?我们查找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宋代人名索引,虽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