谟猷入告,社稷以安,痛两宫顾命殷拳,方冀老成长夹辅; 忧患未平,栋梁遽折,为大局厄运恸哭,讵因任恤感私恩。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谟猷入告,社稷以安,痛两宫顾命殷拳,方冀老成长夹辅;
下联:忧患未平,栋梁遽折,为大局厄运恸哭,讵因任恤感私恩。

对联备注:

(清-王崇焘《挽张之洞联》)

参考注释

谟猷

谋略。《周书·寇洛李弼于谨传论》:“帷幄尽其謨猷,方面宣其庸绩,拟巨川之舟艥,为大厦之栋梁。” 宋 苏舜钦 《杜公求退第四表》:“臣实以量狭而位已过,器重而力不任,謨猷若斯,陛下所尽悉。”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説者又谓中朝制度迥越寻常,前代謨猷姑勿具论。”

入告

谓以事上闻。《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 髦 曰‘……朕意已决,便死何惧。’言讫,即入告太后。”

社稷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两宫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两宫,太后、 景帝 也。”《汉书·张延寿传》:“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上为 放 供张……两宫使者,冠盖不絶。”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比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

(2).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内賛两宫,外宰黎蒸。”《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两宫,东宫及上臺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濯缨登朝,冠冕当世。陞降两宫,实惟时宝。”

顾命

[feel tender and protective toward one's life] 顾虑性命

奋不顾命

老成

[experienced;steady; mature; mellowing]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夹辅

辅佐。《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室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 宋 沉初 《周以宗强赋》:“任先宗子,协图夹辅之勋;本固王家,益植太平之趾。” 明 徐复祚 《一文钱》:“我想做人家虽要家主勤俭,也须妻儿奴僕夹辅纔好。”

忧患

[suffering;misery;hardship]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未平

(1).未必妥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曰:‘ 顾公 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2).没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栋梁

(1) [ridgepole]∶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2) [atlas]∶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3) [pillar]∶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大局

[overall situation;general prospect;whole situation] 整个局势;整个局面

厄运

[misfortune] 不幸遭遇;苦难的时运

与图国艰,以度厄运。——扬雄《元后诔》

遭遏厄运

恸哭

[wail;cry one's heart out] 放声痛哭,号哭

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 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因任

(1).谓根据才能加以任用。《庄子·天道》:“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 王先谦 集解:“因材授任。”

(2).依据;顺应。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因任众人耳目,拔举疏远,而随之以相坐之法。”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势。”

(3).谓沿袭旧职。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 绍熙 之末,以新天子临御,未敢遽有请,故 玉隆 秩满,只以本官职居里。乡袞 赵子直 不忍使絶禄粟,俾之因任。”

私恩

私人的恩惠。《韩非子·饰邪》:“必明於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制詔御史:诸侯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汉书·匡衡传》:“不以私恩害公义。”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庸闲斋笔记>褒贬未允》:“一则谓 左公 不感私恩,专尚公义,疑其卓卓能自树立,而羣相推重焉。”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