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正学心源,著书立说,力挽狂澜,缅先朝纂订同流,可与班马程朱,并列一代儒林之传; 佐中兴盛治,内政外交,独抒谠论,迨没世芳徽远播,不仅曾胡左李,克增千秋史乘之光。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绍正学心源,著书立说,力挽狂澜,缅先朝纂订同流,可与班马程朱,并列一代儒林之传;
下联:佐中兴盛治,内政外交,独抒谠论,迨没世芳徽远播,不仅曾胡左李,克增千秋史乘之光。

对联备注:

(清-孙蓉《挽张之洞联》)

参考注释

正学

谓合乎正道的学说。 西汉 武帝 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史记·儒林列传》:“ 公孙子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异端》:“士君子不知崇尚正学,排斥异端。” 明 宋濂 《凝道记下》:“ 秦 汉 以来,正学失传。” 宋 初 孙复 、 胡瑗 、 石介 以尊 孔子 ,崇《大学》《中庸》,排佛、道为正学。 清 黄宗羲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 宋 兴八十年, 安定 胡先生 、 泰山 孙先生 、 徂徠 石先生 ,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 濂 洛 兴矣。”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著书立说

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力挽狂澜

[to make herculean efforts to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make vigorous efforts to turn the tide; do one's utmos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先朝

(1).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扬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 ,当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韙之。”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黄人 《<钱牧斋文钞>序》:“迨北师南下,首僉降表,不能取巧於先朝者,欲为 冯道 、 王溥 ,以收桑榆之效。”

(2).指先帝。《南史·袁粲传》:“ 武帝 詔曰:‘ 袁粲 、 刘彦节 并与先朝同奬 宋 室。’” 宋 苏轼 《县榜》:“先朝值夷狄怀服,兵革寖息,而又体质恭俭,在位四十有二年。”

纂订

编修制订。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 国藩 於昏、丧、祭三礼,亦颇思损益 涑水 《书仪》, 紫阳 《家礼》,纂订一编,以为宗族乡党行习之本。”

同流

(1).诸水合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水 又南, 瀵水 入焉…… 河 中渚上,又有一 瀵水 ,皆潜相通,故 吕忱 曰:《尔雅》:异出同流为 瀵水 。” 北周 庾信 《角调曲》:“ 涇 渭 同流,清浊异能。”

(2).引申指混杂、汇聚。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劳逸无别,善恶同流。”

(3).相类似。《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孔 传:“言敝俗相化,车服奢丽,虽相去万世,若同一流。”《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虽是打着‘革命文学’旗子的小报,只要有那上面的广告大半是花柳药和饮食店,便知道作者和读者,仍然和先前的专讲妓女戏子的小报的人们同流。”

(4).犹同辈;同类。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咎》:“ 范阳 卢献卿 , 大中 中举进士,词藻为同流所推。”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僕为男子,粗察古今,偶然葬一同流,不可当兹厚惠。” 明 吴承恩 《拟宋赐辅臣同赏花钓鱼赋诗谢表》:“仰拂仁风,光生品汇;俯惊雅喝,恩洽同流。”

(5).比喻同声气。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二:“自君来此地,谓我颇同流。” 龚尔位 《开岁述怀用渊明游斜川韵示钝公》:“矧予独何人,而不与同流。”

班马

[scattered horse] 离群的马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程朱

宋 代理学家 程颢 、 程颐 兄弟和 朱熹 的合称。因他们三人提倡性理之学,成一学派,故后人以“ 程 朱 ”代指这一学派。 清 赵翼 《后园居诗》:“言政必 龚 黄 ,言学必 程 朱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公可谓篤信 程 朱 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秀水 主事 吴源起 ,以 陆清 献名上其荐牘,中有‘理学深醇,久入 程 朱 之室;文章閎博,復登 韩 柳 之堂’四语。”参见“ 程朱学派 ”。

并列

[juxtapsition] 并排地摆列,不分主次

并列第三名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一代

(1) [a dynasty]∶一个朝代

一代宗臣

(2) [on era]∶一个时代,当代

一代英豪

(3) [all one's life]∶指人的一生;一辈

一代一代地辛勤劳动

(4) [generation]

(5) 某一类人的一辈

鼓舞了整个一代的理论家

(6) 生物的一个世系

现在这一代昆虫似乎对这一喷剂有了抗药性

儒林

[academic circles] 儒家学者之群

中兴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盛治

昌明的政治。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显文明开盛治,説孝男并义女,玉烛调和归圣主。” 清 钱谦益 《苏州府修学记》:“ 成周 之盛治,岂復可几於后世哉!”

内政

(1) [internal (or domestic) affairs]∶国家内部的政务

互不干涉内政

(2) [internal affairs in court]∶皇宫内的事务

外交

[diplomacy;foreign affairs]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互派使节、进行谈判、会谈等

忘记了外交本身就是一门巧妙的艺术

谠论

正直之言,直言。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 明 张居正 《答铨部李石塘书》:“惟公往在西臺,屡闻讜论。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词。”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讜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

没世

(1).死。《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蒙恬列传》:“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 宋 王禹偁 《休粮道士传》:“苟遭时得君,则天下之人受子之赐也,虽千钟万钱,不为媿尔,没世之后,又血食焉,何粒之却邪?”《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至于他各人到头来的成败,还要看他入世后怎的个造因,才知他没世时怎的个结果。”

(2).终身,永远。《庄子·天运》:“以舟之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汉 晁错 《言兵事疏》:“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一:“你这玉缄一封,好像是腾黄飞下九重,我要没世地感恩不忘。”

远播

传播远方。 晋 孙绰 《聘士徐君墓颂》:“音徽远播,飱仰芳流。” 明 冯梦龙 《万事足·京都谈胜》:“天威远播,四夷来宾,所以武将各逞英雄。”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这足见得是朝廷的恩威远播,故尔四夷来王了。”

不仅

(1)

[not the only one]∶不止这一个[项] ,还有类似的

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看法

(2)

[not only]∶用作关联词“不仅…而且(还会)”的第一成分

将不仅揭示出了xie8恶的缺陷,还会带来某些永恒的好处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史乘

《孟子·离娄下》:“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一也。”《乘》、《檮杌》、《春秋》本为三国之史籍名,后因泛称史书为“史乘”。 清 赵翼 《题竹初自述文》诗:“将垂史乘芳,更炳金石光。” 清 龚自珍 《上镇守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我 高宗 皇帝岂乐於穷武以炫史乘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特歷时既永,史乘无存。”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