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中外钦景勋威,功在鼎钟,名在旂常,与忠襄惠敏,合薄海同声一哭; 论生平始终出处,进不违义,退不违难,较毅勇恪靖,觉我公别有千秋。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遍中外钦景勋威,功在鼎钟,名在旂常,与忠襄惠敏,合薄海同声一哭;
下联:论生平始终出处,进不违义,退不违难,较毅勇恪靖,觉我公别有千秋。

对联备注:

(清-周耀奎《挽彭玉麟联》)

参考注释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里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荐。——《明史》

鼎钟

见“ 鼎鐘 ”。

亦作“ 鼎钟 ”。鼎与钟。古代钟鼎上刻铭文,以旌有功者。有时即借指功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於鼎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宋 叶适 《祭韩子师尚书文》:“所可寃者,天与魁杰;既堕鼎鐘,人共埋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唐求》:“值三灵改卜,絶念鼎钟,放旷疎逸,出处悠然,人多不识。”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乘访》:“儿今别去远从戎,指日勋庸建鼎鐘。”

旂常

1.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语本《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明 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孙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铭旂常、垂竹素者,不过奉公守法、洁己爱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以不贪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於粪土。”

惠敏

仁爱明智。《宋书·孝武帝纪》:“庶简约之风,有孚于品性;惠敏之训,无漏于幽仄。”

薄海

(1).到达海边。语本《书·益稷》:“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孔颖达 疏:“外迫四海,言从京师至于四海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转,度 河 济 , 阿 甄 以东薄海,为 齐 赵 国。”

(2).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宋 陈亮 《祭丘宗卿母硕人臧氏文》:“闺閫之懿不出於乡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万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狡魔不敢拒,出狱在 巴 东。欢声腾薄海,君立万山峰。”

同声

(1) [simultaneous]∶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2) [same sound]∶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声相应

(3) [(speak)at the same time]∶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4) [same tone]∶言语腔调相同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 李渔《闲情偶寄》

生平

(1) [all one’s life]∶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ever since one's birth]∶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始终

[from beginning to end]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不违

(1).依从。《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不违者,无所怪问,於 孔子 之言,默而识之,如愚。”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曲:“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2).不远。《国语·齐语》:“天威不违颜咫尺。” 韦昭 注:“违,远也。”

(3).不休止。《左传·昭公二十年》:“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 杜预 注:“违,去也。”

(4).符合。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违难

避难。《国语·周语中》:“虽吾 王叔 ,未能违难。”《北齐书·李维廉传》:“本郡纷扰,违难赴京。”《新唐书·窦建德传》:“我闻 高鸡泊 广袤数百里,葭薍阻奥,可以违难。” 章炳麟 《艾如张董逃歌序》:“是时 青岛 、 旅顺 既割,天下土崩,过计者欲违难异域,寄籍为流民。”

毅勇

[resolute and steadfast] 坚毅勇敢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