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东浙浙东,三塔寺前三座塔;
下联:北京京北,五台山上五层台。
对联备注:
(清-无《巧对》)
参考注释
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五台山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 山西省 五台县 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 五台 。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 清凉山 。 汉 永平 年间,始建寺庙,历代增修,蔚为大观,遂有 文殊 道场之称。简称“五臺”。 元 萨都剌 《送闻师之五台》诗:“ 丹阳 纔洗鉢,又入 五臺 游。”
层台
重台;高台。《楚辞·招魂》:“层臺累榭,临高山些。” 王逸 注:“层、累,皆重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东门侧有层臺,秀出云表。”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石火电光空有影 镜花水月总无痕
影院,7字对联对联:旋烧新笋安茶灶 自捣枯花作印香
其它,7字对联对联:胜如天上坐 宛在水中央
名胜,无锡,5字对联对联: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名胜,台湾,9字对联对联:林外钟彩开宿霭 阶前旛影映清晖
名胜,北京,乾隆,7字对联对联:读范滂传,作陶婴歌,惟艰难为福寿征,当年琼海归帆,只手挈诸孤,雪虐风饕,独立真饶男子节;
名人名家,寿联,五十寿对联:绿水自然成涧壑 春风无日不山家
名胜,上海,7字对联对联:桃辰乃佛日前天,粤稽阁中讲读,池上赋诗,盛世谱瑶琴,允宜爱日兴歌,三熟桃辰开大会;
名人名家,寿联,六十寿对联:德必有邻,廉泉让水成佳趣;
名人名家,11字对联对联:佳处便为家,是邵子行窝,谢公别墅;
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布衣兴国 蓝筚开山
纺织品店,4字对联对联:曾将彩笔干牛斗; 不许空梁落燕泥。
名人名家,7字对联对联:两世论交,道德文章立人表;
挽联,名人名家,11字对联对联:宗祠旁惠麓名山后乐先忧想见岁寒堂气象
名胜,无锡对联:居处必先精勤乃能暇豫 遇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名胜,10字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