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情亲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
下联:国史遇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有吾皇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裔知之。
对联备注:
(清-范当世《挽李鸿章联》)
参考注释
贱子
谦称自己。《汉书·游侠传·楼护》:“时请召宾客, 邑 居樽下,称‘贱子上寿’。”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柳亚子 《dong5必5武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
人间
[man’s world;the world]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利钝
(1) [sharp or blunt]∶锋利与滞钝
兵器各有利钝
(2) [smooth or troublesome]∶顺利与困难
事先权衡利钝
得失
(1) [gain and loss;success and failure acquire and lose]∶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利弊;好处和坏处
相关
[be interrelated;be related to]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情亲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2).感情亲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杨万里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老书
指旧书或古书。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 张天翼 《畸人手记》:“三叔不顺嘴地问‘那--那--你岳老子是留学的呀?’‘从前在屋里读老书,中了经济特科。三十好几了才出洋留学。’”
翰林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而已
[that is all]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国史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 ,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2).国之史官。《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 朱淑真 《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刺民风。”
大臣
[minister of a monarchy]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罪
[merits] 功劳与罪过
是非
(1) [right and wrong]∶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discord]∶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appraise]∶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无论
(1) [no matter what]∶不论;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 [don’t say]∶不要说;不用说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数十辈。——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忠一
忠诚专一。《新唐书·朱敬则传》:“ 元忠 、 説 秉心忠一,而所坐无名,杀之失天下望。”
诸夏
(1). 周 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暱,不可弃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灭国十五有餘,独先诸夏, 鲁 晋 俱诸夏也。”
(2).指 中国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 瞿曇 之书,能入诸夏,而 宣尼 之书,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裔
(1).指 幽州 、 崇山 、 三危 、 羽山 四个边远地区。因在四方边裔,故称。语出《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按, 孔 传, 幽州 ,北裔; 崇山 ,南裔; 三危 ,西裔; 羽山 ,东裔。《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2).指四方边远之地。 汉 班固 《西都赋》:“原野萧条,目极四裔。”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白瓷》:“若夫 中华 四裔,驰名猎取者,皆 饶郡 浮梁 、 景德镇 之产也。”
(3).指四方边远地带的人。《明史·文苑传二·罗玘》:“然天下及四裔皆仰望之,一旦指名暴其恶,啟远人慢朝廷心。”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富裕村中盈瑞气 文明院内满春风
春联,7字春联对联:鸣鸟复闻,顾命人思周太保;
挽联,名人名家,13字对联对联:喜见凤雏亲老凤 笑看枝杈育孙枝
婚联,出嫁婚联,7字婚联对联:文采风流 旷性怡情
名著,4字对联对联:四壁图书鉴今古 一庭花木验农桑
名胜,故宫,7字对联对联:落日林峦山半寺; 深宵灯火水边楼。
名人名家,8字对联对联:从早岁东西奔走,垂老归来,却又撇故乡子弟;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劳心为满地江湖,将砥柱独擎,绿野难闲裴相国;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兰台卅载侍宸居,独饶风度端凝,公忠时忆张文献;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力守非有党; 心清得奇闻。
名人名家,集句,6字对联对联:甲也为先生友乙也为先生敌丙也与先生叛离丁也得先生亲信三三两两幸当大会齐临试俯首扪心亦曾愧对先生否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 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
书院,10字对联对联:如苍生何,尽嬴得九流归仰,万户悲歌,无计追公返闾阖;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何尔嵩山高也
复字,镶嵌对联:兴邦伟业千秋业 尊孔纤心万古心
题赠,7字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