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岛久蜚声,自珠海归来,又谁知赋未终篇,又成绝笔; 梓乡齐陨涕,想玉楼召去,最难忘堂前老母,膝下孤儿。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蓬岛久蜚声,自珠海归来,又谁知赋未终篇,又成绝笔;
下联:梓乡齐陨涕,想玉楼召去,最难忘堂前老母,膝下孤儿。

对联备注:

(清-刘溎年《挽王浵联》)

参考注释

蓬岛

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蜚声

[become famous;make a name] 闻名

桃源桃源独蜚声,千载谁是亲兄弟。——李贽《过桃源谒三义词》

蜚声乐坛

珠海

(1).产珠之海,喻富庶地区。《宋书·良吏传·陆徽》:“ 广州 别驾从事史 朱万嗣 ……歷宰金山,家无宝鏤之饰;连组珠海,室靡璫珥之珍。” 清 钮琇 《<觚賸>自序》:“今则仍綰银章,更临珠海。”

(2).泛指我国南部海疆。 柳亚子 《闻上海解放有作寄陈毅将军》诗:“追师应早收珠海,漏网休教渡 美洲 。”

(3).市名。在 广东省 珠江 入海口的西侧,1953年设县,1979年改为省辖市,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之一。现已成为经济特区。

归来

[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终篇

(1).篇末。 汉 贾谊 《吊屈原文》:“ 屈原 , 楚 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想入云霄之际,作者神魂飞越,如在梦中,不至终篇,不能返魂收魄。”

(2).终竟全篇。 晋 陆机 《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绝笔

(1) [last words written before one’s death]∶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2) [the last work of an author or painter]∶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

(3) [stop]∶停笔不再写下去

《春秋》绝笔于鲁哀公十四年

梓乡

故乡。 清 冯桂芬 《复应方伯论清丈第二书》:“如竟以经造册充数,则流毒梓乡,百世无已。”《花月痕》第四四回:“梓乡极目黯飞云,可怜倚枕弥留,犹自伤心南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一俟风潮平静,自当各返梓乡也。”参见“ 桑梓 ”。

陨涕

流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於是公有所爱者曰 颠頡 后期,吏请其罪, 文公 陨涕而忧。”《汉书·元后传》:“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於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慙於 延陵 乎!”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感伤怀归,陨涕熏心。” 叶圣陶北上日记·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至 佩弦 夫人家,观 佩弦 书室,物在人亡,几欲陨涕。”

玉楼

(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洞里之玉楼金闕,尘俗难窥。” 宋 张耒 《岁暮福昌怀古》诗:“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黄忏华 《亡友恩仲穆哀辞》:“玉楼应有记,走笔动仙曹。”参见“ 玉楼受召 ”。

(3).指妓楼。 唐 白居易 《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宋 柳永 《归朝欢》词:“归去来,玉楼深处,有箇人相忆。” 郁达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韵》:“玉楼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自注:“北岸多妓楼,南岸多牧场。”

(4).道教语。指肩。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载 王安石 论此诗云:“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我则见银海冻花生的这眼底,玉楼寒耸起肩头,摇鞭袖裊深藏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银海生花,玉楼起粟,竹炉相对添僝僽。”

(5).亦称“ 玉楼子 ”。牡丹花的一种。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玉楼子者,白花,起楼,高标逸韵,自然风尘外物。” 清 赵翼 《牡丹将开作布幔护之》诗:“改砌花臺作幕遮,玉楼春色倍穠华。”自注:“玉楼,花名。”

难忘

(1) [unforgettable]∶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ever lasting]∶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memorable]∶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堂前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老母

(1).年老的母亲。《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 问:‘ 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诚以 巩 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 巩 守 闽 越 。” 元 耶律楚材 《思亲》诗之二:“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餘。”《水浒传》第四二回:“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諕,因此不敢取来。”

(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 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

膝下

(1) [children]∶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in letters)address to one's parents]∶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孤儿

(1) [orphan]

(2) 年幼无父的孩童

(3) 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