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七十子六艺兼通,文学溯薪传,北方未先于吴会;
下联:九百里群英毕萃,礼仪表茅蕝,东林以后有君山。
对联备注:
(清-黄以周《南菁书院联》;黄体芳题南菁书院讲堂)
参考注释
七十子
同“ 七十二子 ”。七十,举其成数。《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 也。”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歷世希有。”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七十子以后学者,言君后象日月,适见於天,日月为食, 汉 臣之所昉也。”
六艺
(1) [the classical six arts (propriety,music,archery,riding,writing,arithematic)]∶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
(2) [various Confucian classics]∶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也泛指各种经书
(3) [six styles of calligraphy in ancient China]∶王莽时六种字体。即古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兼通
(1).通晓不止一个方面。《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
(2).谓一齐显达。《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如 管 隰 之迭升 桓 世, 先 赵 之同列 文 朝,可谓兼通矣。”
文学
(1) [literature]∶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learning;knowledge]∶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薪传
[pass on learning from teacher to student] 柴虽烧尽,火种仍可留传。比喻道术学术相传不绝
薪传不息
北方
(1) [north]∶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极的方向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输》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吴会
(1). 秦 汉 会稽 郡治在 吴县 ,郡县连称为 吴会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吴会》:“ 西汉 时 会稽 郡治本在 吴县 ,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 吴会 。”
(2). 东汉 分 会稽郡 为 吴 会稽 二郡,并称 吴 会 。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 吴会 。《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 会 。”《三国志·吴志·孙贲传》:“时 策 已平 吴 会 二郡。”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平生所乐在 吴 会 ,老死欲葬 杭 与 苏 。”《金史·完颜纲传》:“僭称位号,偷生 吴 会 。”
唐 以后,俗亦称 平江府 (今 江苏 苏州 )为 吴会 。 元 陆友仁 《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 吴会坊 。”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 平江 为 吴会 ,意谓 吴 为东南一都会也。自 唐 以来如此,今郡中有 吴会亭 ,府治前有 吴会坊 。”
九百
(1).亦作“ 九伯 ”、“ 九陌 ”。 宋 、 元 、 明 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卷二三:“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 包公 九百人。”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清 翟灝 《通俗编·数目》:“《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3).复姓。 汉 有 九百里 。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
仪表
(1) [appearance;bearing looks]∶人的外表
仪表不凡
(2) [meter]∶各种测定仪
茅蕝
(1).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束茅而列,以表位次。《国语·晋语八》:“昔 成王 盟诸侯于 岐阳 , 楚 为 荆蛮 ,置茅蕝,设望表,与 鲜卑 守燎,故不与盟。” 韦昭 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缩酒。”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晋语八》‘置茅蕝,设望表’ 韦 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缩酒。’案:会盟无缩酒之文, 韦 注非也,当以 贾 説为长。窃谓置茅蕝者,未盟之先,摈相者习仪也。习仪则必为位,故以茅蕝表之。”
(2).茅束。 元 方夔 《田家杂兴》诗之一:“樵路通村暗蒺藜,数椽茅蕝护疏篱。”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以后
[later;thereafter;henceforward] 比现在或所说的时间晚的时间
从今以后
自此以后。——《后汉书·张衡传》
君山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骏马奔驰满载乌金辞岁去
春联,羊年,11字春联对联:天不言自高 地不语自厚
名胜,5字对联对联:科研生产联姻果 富裕文明并蒂花
春联,7字春联对联:祖考贻谋惟勤与俭 天伦乐事既翕且耽
格言,俭以治家,8字对联对联:师训垂千古 圣德飨万民
题赠,5字对联对联:春风拂槛温如玉 好日当窗刻似金
门联,7字对联对联:无友无敌无新无旧异口罔闲言名满天下谤即随之此例遂为先生所破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柳困玉楼空 花落红窗暖
名胜,5字对联对联:心田喜色良先玉 鼻观真香不数兰
名胜,中南海,7字对联对联:风月管弦静听新声催古调
戏院,11字对联对联:隔林花尽仍闻鸟 古洞云深不见僧
名胜,南京,7字对联对联:绿文赤字皆可咏 淡妆浓抹总相宜
纺织品店,7字对联对联:输君一部春秋,半夜鱼龙烧尾去;
名人名家,15字对联对联:焚五香清五浊法喻清莲应试灵机入证
名胜,杭州对联:东海跃明珠金龙献岁 南天开淑景俊鸟鸣春
春联,龙年,9字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