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仰儒宗,次立功,次立言,殁而可祭于社; 名垂史册,古遗直,古遗爱,过者犹式其闾。
对联全文
上联:德仰儒宗,次立功,次立言,殁而可祭于社;
下联:名垂史册,古遗直,古遗爱,过者犹式其闾。
对联备注:
(清-沈焯《乌镇李乐祠联》)
参考注释
儒宗
儒者的宗师。 汉 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叔孙通 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 汉 家儒宗。”《汉书·萧望之传赞》:“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昔 昌黎 为 唐 儒宗。”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渊雅之才,研求经义,撰述辞章,蔚为一代儒宗文伯。”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
立功
[do a deed of merit;do a meritorious deed;make contribution;render meritorious service] 建功劳;做出贡献
为国立功
立言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史册
[annals] 历史记载;史书
载入历史史册
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杜预 注:“言 叔向 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 世祖 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 宋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呜呼! 田公 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 清 徐开任 《咏史》:“ 汉 廷有遗直, 淮南 寝反谋。”
遗爱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乐处寻孔颜诵诗读书还须向操存上讨出滋味
书院对联:省身求阙绍前徽,其仁似管,其博似侨,三代下论人才,吾无间然矣;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我归黄叶村中,幸两地神交,犹有新诗续冰井;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才与命相妨,叹万言唾玉,一诺挥金,悠悠苍天,四十九年如梦逝;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兼赞皇江陵所长,武功过之,是真亚东人杰;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一宗彰唯识 三塔耸云天
名胜,陕西,5字对联对联:美酒浸良玉更香更醇更爽口
题赠,12字对联对联:后寿州,先广雅,嘏锡宫廷,都从词苑起家,总为冰衔增宠异;
名人名家,寿联,六十寿对联:锦绣回文机上织 丹青尺幅袖中藏
纺织品店,7字对联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名胜,福州,7字对联对联:指掌宏图讲孝说忠借衣冠演出炎凉世态
戏院对联:十载退闲身赍志击奸余老泪
挽联,名人名家,12字对联对联:禅心澄水月 法鼓聚龙鱼
名胜,杭州,寺庙,灵隐寺,5字对联对联:虎跃龙腾兴骏业 莺歌燕舞羡鹏程
春联,虎年,7字春联对联:举杯依旧邀明月 拂纸旧江绘古诗
名胜,镇江,7字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