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登赵氏欢场,停玉勒,驻珊鞭,览兹水榭风台,偶为寻春乘兴到; 共仿唐时故事,湔红裙,连翠袂,趁此花晨月夕,最宜结伴踏歌行。
对联全文
上联:恍登赵氏欢场,停玉勒,驻珊鞭,览兹水榭风台,偶为寻春乘兴到;
下联:共仿唐时故事,湔红裙,连翠袂,趁此花晨月夕,最宜结伴踏歌行。
对联备注:
(清-《临海庙醮坛路棚联》)
参考注释
赵氏
[Zhao state] 指赵国
赵氏求救于 齐。——《战国策·赵策》
欢场
欢乐的场景或场面。 清 黄景仁 《春夜杂咏》之十二:“落月归幽斋,欢场一思遍。” 清 黄景仁 《发颍州》诗:“欢场知有散,当散戚不忺。”《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 青云山 分明是凄惨惨的几间风冷茅檐,怎的霎时间变作了暖溶溶的春生画阁?都只道是这般人第一个欢场,那知恰是这评话里第二番结束。”
玉勒
(1).玉饰的马衔。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唐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诗:“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 嫖姚 破 骨都 。”《宋史·外国传六·回鹘》:“遣使 曹万通 以玉勒名马……来贡。”
(2).指马。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玉勒乍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清 汪懋麟 《扈从东巡日记序》:“秘书日日随行殿,玉勒前头珥笔来。”
水榭
[waterside pavilion] 靠水的供游憩的房屋楼阁
东都立第于 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旧唐书·裴度传》
风台
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风臺观滉瀁,冰砌步青荧。” 唐 柳宗元 《行路难》诗之三:“风臺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寻春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乘兴
[while one is in high spirits;come on an impulse] 乘着一时高兴
故事
(1) [old practice]∶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2) [history]
(3) 掌故,典故
(4)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5) [story]∶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6) [episode;plot]∶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红裙
(1).红色裙子。 南朝 陈后主 《日出东南隅行》:“红裙结未解,緑綺自难徽。”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唐 皇甫松 《采莲子》词:“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2).指美女。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宋 施彦执 《北牕炙輠》卷下:“或人厚我,使红裙传觴,盘列珍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尊有緑蚁,座有红裙,与你痛饮一回何如?”《三国演义》第九回:“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花晨月夕
见“ 花朝月夕 ”。
结伴
[go with;go in company with] 结成同伴
结伴同行
歌行
[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丹桂早知春,看到萧森留我折;
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一盏寒泉荐秋菊; 三更画船穿藕花。
名人名家,名胜,济南,8字对联对联:英雄不尽销沉,听骇浪惊涛,终古尚余横槊气;
名人名家对联:千古少圆惟月色; 几生修得到梅花。
名人名家,8字对联对联:翠竹黄花尽含祖意 青山绿水全露法身
佛教,8字对联对联:种草种花种树逐走人间浊气
行业,农业,12字对联对联: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 流阴若寄无为今世贤人
名人名家,10字对联对联:展望文山增智慧 挖掘遗产写新篇
开业,文卫开业,7字对联对联:桃花飞绿水; 野竹上青霄。
名人名家,名胜,江苏,6字对联对联:石榴开花花胜火 劳动造福福无边
五一节,7字对联对联:刚而读书柔而读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挽联,名人名家,8字对联对联:闻笛生幽怨; 钞书发古情。
名人名家,6字对联对联:左花右石身为伴 春韮秋菘手自栽
名胜,无锡,7字对联对联:登高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
名胜,辽宁,12字对联对联:玉关杨柳愁边句; 金镜夫容梦里人。
名人名家,8字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