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遇何奇,由书生荐历监司,以功得官,以谤去官,以民望复官,身兼钱谷兵刑,赢有遗碑留岘首; 尘缘若梦,自壮岁入参幕府,以义勖我,以诚感我,以国士期我,交共死生患难,那堪中道哭平原。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公遇何奇,由书生荐历监司,以功得官,以谤去官,以民望复官,身兼钱谷兵刑,赢有遗碑留岘首;
下联:尘缘若梦,自壮岁入参幕府,以义勖我,以诚感我,以国士期我,交共死生患难,那堪中道哭平原。

对联备注:

(清-沈祖铭《挽任兰生公》)

参考注释

书生

(1)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copier]∶指抄写的人

监司

(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

(2).监察。《后汉书·贾宗传》:“ 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

去官

[quit office] 辞掉官职;离职

去官归故里

民望

(1) [people's hope]∶民众期望

民望所归

(2) [people's model]∶民众的榜样

钱谷

(1).钱币、谷物。常借指赋税。《史记·陈丞相世家》:“﹝ 孝文皇帝 ﹞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 勃 又谢不知。”《汉书·元帝纪》:“九月, 关 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穀以相救。”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大小之官,各守其职,钱穀甲兵之问,不至於庙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吴兴 某,以善治钱穀有声。”

(2).指钱粮的会计,财政的管理。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冥狱》:“ 藴辉 少读书不成,遂出门,习钱穀,游幕 湖南 。”参见“ 钱穀师爷 ”。

遗碑

指前代遗留之碑;古碑。 宋 韩驹 《次韵曾通判登拟岘台》:“循墙读遗碑,岁久苔蘚涴。”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杀字碑》:“余谓 献忠 固天地间之沴气所钟,当时全 蜀 被其荼毒,今其遗碑,尚能为祟,是不可解。”

岘首

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

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壮岁

壮年。 唐 白居易 《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宋 陆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邓溥 《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幕府

(1) [office of the commanding officer]∶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shogunate]∶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诚感

谓精诚感动神祇,因而出现奇迹。《晋书·束晳传》:“ 太康 中,郡界大旱, 晳 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 晳 诚感,为作歌。”《南史·刘歊传》:“母每疾病,梦 歊 进药,及翌日转有间効,其诚感如此。” 唐 孙逖 《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公克葬之日,雷雨顿歇於通衢;反虞之际,灵芝或生於灵寝。神明昭格,姻族嗟称,此又孝妻孝子之诚感也。”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説。”《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宋 苏轼 《题文与可墨竹》诗:“谁云死生隔,相见如 龚 隗 。”

(2).犹言盈亏、消长。《孙子·虚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3).杀生。《国语·越语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韦昭 注:“死,杀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託死生。”

(5).偏义复词。指死亡。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

患难

[adversity;calamity] 忧患灾难

予在患难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患难之交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中道

(1) [halfway]∶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mean]∶中庸之道

(3) [Madhyma-pratipada][佛教]∶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平原

[plain]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