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对联全文
上联: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下联: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对联备注:
(印光大师:观音联)
参考注释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圆通
[flexible;accommodating] 通达事理,处事灵活
不圆通,缺乏机智,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哪些话说得不是时候
寻声
(1).随声;紧接别人的声音。《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令发之日,下之应也,犹响寻声耳。”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上尝问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 禄山 寻声应曰:‘腹中更无他物,惟赤心尔。’”
(2).循着声音;寻找发声之处。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寻声渐渐的寻到 赵太爷 的内院里。”
救苦
见“ 救苦救难 ”。
五蕴皆空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大寂
佛教语。涅槃,圆寂。亦泛指佛教徒逝世。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以某年月日,奄归人寂于 长兴里 之私第。”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我旷劫来,已入大寂。’”
自性
(1).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 杨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
(2).个性;本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道说
称说;口头表达。《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非 为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书。”《敦煌曲子词·倾杯乐》:“每道説水济(际)鸯鸞,惟指樑间双鷰。”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今冬有人自京至,向我道説 玄明宫 。”
法度
(1) [law]∶法律制度
(2) [moral standard]∶规矩,行为的准则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汉· 贾谊《过秦论》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乡梦久无凭,那有闲情问松菊。
挽联,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好书悟后三更月 良友来时四座春
题赠,7字对联对联:马不离鞍身不解甲待旦枕戈因卫国
建军节,15字对联对联:艾早三年蓄 功堪百病除
药店,5字对联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题赠,11字对联对联:正值柳梢青,乍三叠歌来,劝君更尽一杯酒;
名人名家,戏院对联:一瓢草堂遥愿诸君景仰先型对门外岳峻湘清想见高深气象
题赠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元旦节,15字对联对联:流水高山俟诸知已 金声玉振集其大成
乐器厂,8字对联对联: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茶联,8字对联对联:伯仲同婚花献彩 股肱共喜鸟添翎
婚联,7字婚联对联:学方战五洲,普及教育孰主任;
挽联,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春入鸟能言 风来花自舞
花木,5字对联对联:春寓枝头迎佳节 福在心里接马年
春联,马年,7字春联对联:且立且行问泽畔诗人底事低眉吟鄂渚
名胜,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