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扬大地,名动强邻,百战立功勋,并世幸联袍泽谊; 帝失虎臣,人怀骁将,六军挥涕泣,高秋忍听鼓鼙声。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威扬大地,名动强邻,百战立功勋,并世幸联袍泽谊;
下联:帝失虎臣,人怀骁将,六军挥涕泣,高秋忍听鼓鼙声。

对联备注:

(清-《挽马玉昆联》)

参考注释

大地

(1) [earth]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强邻

1.亦作"强邻"。 2.强大的邻国﹑邻地。

百战

多次作战。《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 綝 手擒贼帅 李羌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九:“几抛云髻恨金墉,泪洗花颜百战中。” 宋 王安石 《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王阵擒贼首二,皆百战渠魁,贼帅 小策零 堕骑,裸身跨白驼遁。”

功勋

[meritorious deeds] 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功勋

功勋卓著

并世

同时代。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吾於并世贤豪多友之。”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 袁世凯 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並世:同存于世;同时。《墨子·兼爱下》:“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皆后之,不并世。” 宋 黄庭坚 《题刘将军雁》诗:“ 祁连 将军一笔鴈,生不并世俱名家。” 清 方苞 《<畿辅名宦志>序》:“而史作於异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县志,则并世有司之所为耳。其识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

随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先序今以上至 黄帝 ,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司马贞 索隐:“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説事。”

竝世:同时。《列子·力命》:“ 北宫子 谓 西门子 曰:朕与子竝世也,而人子达。”

袍泽

[fellow officers] “袍”与“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长袍与内衣;后来称军队中的同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经·秦风·无衣》

袍泽之谊

袍泽故旧

虎臣

(1).比喻勇武之臣。《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后汉书·班勇传》:“ 孝明皇帝 深惟庙策,乃命虎臣,出征 西域 ,故 匈奴 远遁,边境得安。” 唐 韩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

(2).指虎贲氏之官。《书·顾命》:“乃同召太保 奭 、 芮伯 、 彤伯 、 毕公 、 卫侯 、 毛公 、 师氏 、虎臣、百尹、御事。” 孔 传:“虎臣,虎賁氏。”参见“ 虎賁 ”。

人怀

人心,人的情绪。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洪潦浩方割,人怀昬垫情。”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殊不知末习浇漓,人怀厌怠。”

骁将

[valiant general] 勇将,猛将。也作“枭将”

天下枭将也。——《史记·留候世家

贺拔胜北间骁将。——《北史·贺拔胜传》

她们不仅是球场的骁将,而且还是生产上的能手

六军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 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清 黄遵宪 《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诗:“莫问空拳敺市战,餘闻扈蹕六军惊。”

(2). 晋 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驍骑将军。游击将军。 晋 世以来,谓领护至驍、游为六军。”

(3).指 唐 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按,《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与此不同。 清 王鸣盛 《十七商榷·新旧唐书十三》:“六军,据《新志》以龙武、神武、神策各左右当之,而《旧志》説六军则数左右羽林,而不数左右神策。《通典》説六军与《旧志》同……要之,六军之名乃取旧制书之,至中、晚 唐 神策军权最重,故《新志》以后定者言之歟,今未能详考。”

涕泣

[weep] 哭泣;流泪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慷慨涕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涕泣谋于禁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高秋

[cool autumn]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听鼓

(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北史·王晧传》:“﹝ 晧 ﹞为司徒掾,在府听午鼓,蹀躞待去。”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臺类转蓬。”

(2).官吏赴缺候补。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张勤果轶事》:“弱冠随父听鼓 汴 垣。”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