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途须戒躁进,遗训当终身弗忘,愧我酬知非国士; 办实事不畏浮言,盖棺则公论自见,斯人尽瘁为神州。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入仕途须戒躁进,遗训当终身弗忘,愧我酬知非国士;
下联:办实事不畏浮言,盖棺则公论自见,斯人尽瘁为神州。

对联备注:

(清-继宗《挽张之洞联》)

参考注释

入仕

入朝作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爵国》:“士入仕宿卫天子者比下士,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 唐 元稹 《故京兆府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始以荫入仕,四仕为 盩厔 尉。”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汉 初,入仕者不限年,如 刘向 、 陈咸 以八十为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 渔洋先生 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 仁皇帝 甚为优眷。”

躁进

(1).冒进;轻率前进。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二鹘掷卵》:“又翅羽未成,跃出巢穴,往往堕崖而死,其天性俊勇,是亦躁进之类。” 宋 刘迎 《晚到八达岭下》诗:“徐趋自循辙,躁进应覆轨。”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二五回:“监制各军,不得躁进。”

(2).热中于仕进;急于进取。《旧唐书·文宗纪下》:“ 元舆 累上表请自效,并进文章,朝议责其躁进也。” 明 冯梦龙 《精忠旗·奸党商和》:“试看那躁进的,谁不靠官爵为性命。” 清 尤怡 《杂感》诗之三:“天分固有定,躁进非良谋。”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一些文人之陷罗网,堕深渊,除去少数躁进投机者,大多数都不是因为他们的修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死于客观原因,即政治的迫害。”

遗训

[behest of the deceased]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终身

(1) [life;lifelong;all one's life]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

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实事

(1) [true story]∶实有的事

此剧取材于京城实事

(2) [real things]∶具体的事

少讲空话,多办实事

浮言

(1).无根据的话。《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 唐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我有独见之明,物无浮言之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因 邵 寡,伪造浮言以相败辱。”

(2).浮华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安帝纪》:“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

(3).空乏不切实际的语言。《红楼梦》第ba3九回:“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

(4).表面的应酬话。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 得贵 跟着 恒元 吃了多年残剩茶饭,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学得了几句。”

盖棺

指身故。 宋 苏轼 《提举玉局观谢表》:“臣敢不益坚素守,深念往愆……盖棺未已,犹怀结草之心。”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自束髮至盖棺,未尝一日不兢兢砥厉名检。” 鲁迅 《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

公论

(1) [public opinion]∶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axiom]∶公理;定理

自见

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垂空文以自见。”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然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於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二:“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1).犹自知。《庄子·骈拇》:“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2).自然可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行一》:“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尽瘁

[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 尽心尽力,全身心投入

鞠躬尽瘁

神州

(1) [the Divine Land (a poetic name for China)]∶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地

(2)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指京城

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mao33东《送瘟神》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