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从何来人言较冀盘山越天台赣匡庐其倒海翻江尤诡 楼不在大我愿携晋庚亮齐谢朓唐崔颢为赋诗载酒之游

题赠

对联全文

上联:瀑从何来人言较冀盘山越天台赣匡庐其倒海翻江尤诡
下联:楼不在大我愿携晋庚亮齐谢朓唐崔颢为赋诗载酒之游

对联备注:

(吴恭亨题永定望瀑楼。盘山:在天津蓟县西北,山势雄峻,上有盘山)

参考注释

人言

[people's words] 人们的评论,别人议论

山越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灵帝纪》:“ 丹阳 山 越 贼围太守 陈夤 , 夤 击破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分部诸将,镇抚山 越 ,讨不从命。”《新唐书·裴休传》:“剧贼 栗鍠 诱山 越 为乱,陷州县。” 清 王鸣盛 《十七商榷·三国志四·山越》:“山 越 者,自 周 秦 以来,南蛮总称百 越 ,伏处深山,故名山 越 。”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匡庐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倒海翻江

(1) [take great trouble as overturning the river and upsetting the sea] 形容水势或雨量很大,也比喻力量或声势巨大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mao66东《十六字令·山》

(2) 也说“翻江倒海”

不在

(1)

[be out;be not in]∶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pass away]∶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大我

(1).佛教语。指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我”。以自在而无束缚,平等而无人我为义。《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三》:“云何復名为大涅槃?有大我故,名为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

(2).指集体。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

崔颢

(?-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年进士。曾任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后赴边塞,诗风变为慷慨豪放。尤以《黄鹤楼》为著名。有《崔颢集》。

赋诗

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