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师事近六年,记疆政,述武功,如瞻卿月当空,论昭代传人,公真不朽;
下联:使来才几日,锡珍裘,颁矩训,讵意大星忽陨,溯感恩知己,我独何堪。
对联备注:
(清-张景春《挽曾国荃联》)
参考注释
师事
[serve as master (teacher)] 以师礼相待
武功
(1) [military accomplishments]∶专指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战功
文治武功
(2) [skill in acrobatics in Chinese operas]∶武工
卿月
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语出《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 孔 传:“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 孔颖达 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 唐 岑参 《西河太守杜公挽歌》:“惟餘卿月在,留向 杜陵 悬。”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浦起龙 心解:“卿月昇,恩命起召也。”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怀亡友璞函》诗:“即今奏凯十五年,卿月崇班已屡迁。”
当空
[high above in the sky] 在空中
昭代
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 唐 崔涂 《问卜》诗:“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宋 陆游 《朝饥示子聿》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味经斋遗书》:“经制之学,亦昭代名家矣。”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俱往矣!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们。”
传人
[descendant;disciple] 接传某一艺术流派风格的人;接班人,后代
龙的传人
梅派传人
不朽
[live] 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
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珍裘
珍贵的皮衣。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崇臺非一干,珍裘非一腋。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羣材合构。”
大星
(1).星宿中大而亮者。《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后星子属。” 司马贞 索隐引《鸿范五行传》“心之大星,天王也。前星大子;后星庶子。” 唐 韩愈 《东方半明》诗:“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2).喻杰出的人物。 明 何景明 《挽谢中丞》诗:“谁看大星落,天柱使人哀。”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指启明星。 明 高启 《暂宿行营舟中》诗:“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感恩
(1) [be thankful]
感恩不尽
(3) 餐前或餐后对上帝表示感谢
知己
(1) [know oneself]∶了解、赏识自己
(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知己话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吕大器 《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节至今无。”
(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宋 欧阳修 《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清 潘陆 《彭泽县》诗:“地借 陶潜 著,人思 狄相 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 叶圣陶 《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击楫吾思祖; 横刀孰似袁。
名人名家,6字对联对联:满场都是闲人袖手旁观听戏不知做戏苦
戏院对联:继承革命光荣传统 培养国家建设新人
青年节,8字对联对联:赞佛千声,见寿者相; 洪范五福,是积善家。
名人名家,10字对联对联:短后记裁衣,雪窖冰天,万里追随班定远;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天下翕然,当年学派开胡瑗;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逐舟鱼听曲 入盏月宜人
题赠,5字对联对联:小洞穿斜竹 重岩夹细莎
名胜,南京,5字对联对联:放下时无些气息 举起处有个拳头
佛教,7字对联对联:初婚喜结称心侣 八面欣传祝福歌
婚联,日序婚联,7字婚联对联:辇道风清,葭管万年调玉露;
寿联,名人名家,13字寿联对联:名牌誉满三江水 好货诚招四海宾
行业,商业,7字对联对联:痛苦失藁砧,生死交情,地下元亭重问字;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
挽联,名人名家,14字对联对联:安昌子弟无庸手; 家令门风出异才。
名人名家,8字对联
诗词推荐
- 飞铃走帜到金溪,喜子文闱预品题葛立方《喜侄郯登第》
- 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蔡襄《夜雨病中》
- 下到瞿唐春欲杪,桃花香浪渺无涯王质《浣溪沙》
-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晓春
- 蚕丝自缠缚,蛛网费经营艾性夫《杂兴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