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唐史传遍遗合循吏儒林读书不碍中年晚
下联:苏州官似谥本清才名德卧理能教末俗移
对联备注:
(苏州:梁章钜题韦公祠,祀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
参考注释
史传
史册;历史。《晋书·郑方传》:“博涉史传。”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歷代史传,无不贯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关帝 祠中,皆塑 周将军 ,其名则不见於史传。” 阿英 《方志敏同志早年写的小说》:“研究他的史传和文学生活,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儒林
[academic circles] 儒家学者之群
读书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不碍
[without prejudice] 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中年
(1) [middle age]∶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medium term]∶中期
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才名
(1).才华与名望。《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是时, 文帝 为五官将,而 临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宋 陆游 《读李杜诗》:“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清 黄景仁 《夜坐述怀呈思復》诗:“似水才名难疗渴,投閒芳序易消魂。”
(2).指兼有才华与名望。《北齐书·文襄纪》:“至於才名之士,咸被荐擢。”
卧理
犹卧治。《南史·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卧理,不废清言。” 清 李渔 《玉搔头·讲武》:“自从到任以来,且喜刑清政肃,吏辑民安,官舍清閒,可称卧理。”
末俗
(1).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伪弥深。”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末俗偷巧,内荏外刚。” 宋 王安石 《杨刘》诗:“末俗忌讳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钊 《青春》:“末俗浇漓,未始非为此説者阶之厉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三》:“今末俗浅识,殊无知者。” 清 纳兰性德 《杂诗》之三:“吚吚奏《皇华》,末俗自不识。”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犹怜末俗愚难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火葬倡於释氏,末俗因之。”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雨止林莺出; 烟多野鹤回。
名人名家,6字对联对联:四序开新律 务积善留芳
春联,5字春联对联:靠汗珠滋润土 以禾谷养育人
五一节,6字对联对联:园中松杉峥嵘非世外莫非世外
酒联,13字对联对联:岁辞龙尾春光好 山舞蛇姿景色新
春联,蛇年,7字春联对联:校园迎春绿 桃李向阳红
校庆,5字对联对联: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元宵节,7字对联对联:晴空摇翠浪 曲槛俯清流
名胜,苏州,5字对联对联:二十从军三十出宰五十作牧七十巡方倦游嵩洛归田去
名胜,河南对联:是真仙灵为佛门作大护法
题赠,11字对联对联:苦海无边祸未临头须早悟
佛教,11字对联对联:南滇传檄北伐宣威叱咤荡燕云诸葛才华公瑾寿
名人名家对联:寒食芳辰花烂漫 中秋佳节月婵娟
清明节,7字对联对联:相业亘古今,只凭忠耿一心,外攘内安,尽瘁手擎天柱赤;
挽联,名人名家对联:书富五车一生从教 才高八斗三代育人
题赠,8字对联
诗词推荐
- 倚着阑干弄柳条
- 况是年来衰落甚,动为多与行相违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 何日鸱夷去,扁舟共翠眉陈造《次韵何学谕送行二首》
-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窥残月酒醒时石象之《咏愁》
- 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吴伟业《打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