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大王(2)
父子关系恶化毕竟于国于王室都不利,做父亲的便想用娶亲来束缚儿子那桀骜不驯的个性。不料竟由此引发一场风波。
威廉决定让儿子和奥地利女皇的侄女伊丽莎白·克丽斯蒂娜订婚,以此稳定邻邦关系。而王后德罗蒂娅却执意反对,她想让儿子亲上加亲,娶英国公主为妻。年轻的弗里德里希在母后的影响下从小就倾慕英国的表妹。因此,他抗拒父王的决定。
1730年8月,弗里德里希趁随父王到安斯已赫巡视的机会,企图逃离普鲁士,经由法国去英格兰。那一天,他与挚友凯特刚一骑马动身,就被父王派的人盯上了,将要到达边境时就被擒获,当时威廉国王正在莱茵河的游艇上,接到这一消息龙颜大怒。父子一见面,威廉就不容分说要当场处死儿子,幸亏侍臣们苦苦哀求,才算留下太子一命。父王怒气未消,下令把弗里德里希关进库斯特林要塞。年仅18岁的王子备尝铁窗生活之苦。囚房内只有一张床和两把椅子,平日只准他读圣经和赞美诗。为防止他 * ,吃饭时只给他木制餐具,没有刀叉。父王还要求召开“特别军事法庭”,准备以军法会审把儿子处死。这可怕的消息不胫而走。驻普鲁士的各国公使大为震惊,联合起来为弗里德里希请命。一名普鲁士老将军跪在国王面前苦谏,愿以自己的老命代太子去死。可是顽固的威廉国王不为所动,最后还是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出面讲情,他才打消了判处儿子死刑的想法。
年轻的王子并未因自己被免除死罪而放下心来,因为他的“同谋者”凯特却被判处极刑。为此,弗里德里希痛不欲生,整整哭泣了两个小时,嘴里还不住地叨念着:“让父王杀掉我吧!这不关凯特的事!只要能救他,我情愿自己去死!”但父王根本不加理睬,他不仅要处死凯特,还要当着儿子的面施刑。
1730年11月6日黄昏,几个刀斧手押着凯特来到王子铁窗前的临时刑场。弗里德里希抓住囚牢的窗栏,绝望地大喊:“亲爱的凯特,原谅我吧!看在上帝的面上,原谅我一千次!”凯特高声答道:“请不要提原谅,我的王子,我为您万死不辞!”还未等到站在他身后的牧师祈祷完毕,凯特已经首级落地了。弗里德里希目睹这惨景,顿时昏倒在牢房里。威廉国王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要“彻底撕碎儿子的心,从而医治他的精神”。
牧师交给弗里德里希一封凯特临刑前留下的亲笔信,上面写着:“王子殿下,请服从神命,遵守父王之教诲,进而成为一代贤君,使普鲁士脐身于富强之林!如能这样,凯特我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弗里德里希深为感动,决心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为重,抛弃与父王的个人恩怨。他动笔给父王写了一封,‘富于感情”的家信,请求“最宽厚的国王和最慈爱的父亲恕罪”。还表示完全顺从父王安排的婚事。威廉接信后转怒为喜,不仅释放了儿子,而且还及时为他完婚,准许王储酌情与新娘在莱茵斯贝格宫自由自在地生活。
莱茵斯贝格宫是远离都城的离官,风光明媚,气候宜人。弗里德里希在那里心情舒畅地生活了4年。他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自在地研习法国文学和艺术。他常常邀集志趣相同的朋友,或高谈阔论,或吟诗奏乐,或畅游于绿草如茵的亭园之间,他称自己是“启蒙运动的朋友”,尤其崇拜作为启蒙运动旗手的法国大文豪伏尔泰。这一段逍遥自在的生活,孕育了他日后称雄欧洲的宏大气魄。
1740年5月,威廉国王刚满52岁,就因病逝世了,28岁的弗里德里希继位普鲁士国王,号称弗里德里希二世。
弗里德里希讨厌父王的狂暴性格,在兴趣爱好上也格格不入,但有一点父子俩却如出一辙,即相信军队,崇尚武力。他迅速扩大和加强了父亲留下的军队,为进一步向外扩张做好准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