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忆少年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十二时/忆少年原文

恢皇统,宵旰勤考,正朔同规。
留谈经幄,来谏书帷。
稽古极文思。
尊耀魄、宝秩神祈。
礼从宜。
显相协钦祗。
颢气结华滋。
西成献瑞,百谷满京坻。
化无为。
斯万卜年期。
隆昌运,大报同姬成,文武绍重熙。
历朝缺典,自我亲祠,容采炳葳蕤。
嘉能事、秀错多仪。
太平时。
清风涵溥惠,浩露浃深慈。
群方昭泰,保定宅华夷。
拥灵禧。
万叶累鸿基。

诗词问答

问:十二时/忆少年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十二时/忆少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十二时/忆少年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皇统

世代相传的帝系。 汉 张衡 《东京赋》:“忿姦慝之干命,怨皇统之见替。”《后汉书·邓骘传》:“开日月之明,运独断之虑,援立皇统,奉承大宗。”《南史·宋纪上·少帝》:“奉迎镇西将军 宜都王 义隆 入纂皇统。”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正朔

(1) 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2) 帝王新颁的历法

定正朔

同规

(1).谓取法相同。《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薛综 注:“规,法也。”

(2).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

(3).谓并驾,匹敌。规,通“ 轨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 , 申 甫 之在隆 周 , 子房 之处盛 汉 ,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谏书

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

稽古

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 高祖 拨乱反正, 文 景 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文思

(1) 指写作的思路

(2) 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耀魄

见“ 耀魄宝 ”。

从宜

采取适宜的做法;怎么适宜便怎么做。《礼记·曲礼上》:“礼从宜,使从俗。”《汉书·朱博传》:“ 博 治郡,常令属县各用其豪桀以为大吏,文武从宜。” 颜师古 注:“各因其材而任之。”《金史·完颜弼传》:“朕固尝许其从宜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又如葺城堡、缮器械等项,係督抚之臣从宜自为者,今皆不敢琐琐。”

显相

谓有名望的公卿诸侯参加助祭。《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郑玄 笺:“显,光也,见也……诸侯有光明著见之德者来助祭。” 朱熹 集传:“显,明;相,助也。” 宋 苏辙 《代张公谢南郊加恩表》:“上自股肱之列,下同筦库之微。嘉其显相之勤,録其骏奔之助。” 明 宋濂 《代祀高丽国山川记》:“某日甲子,为坛三成於南门外,摄行祀事。其国王 王顓 暨诸陪臣先后骏奔,以竭显相之义。”

颢气

清新洁白盛大之气。《文选·班固<西都赋>》:“軼埃壒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 张铣 注:“鲜,洁也;顥,白也。言过埃尘之上以承洁白清英之露。” 唐 白居易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顥气充而丹田泽,飘然有出世心。” 宋 邵雍 《秋游》诗之二:“先秋顥气已潜生, 洛 邑方知节候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而二士室处,亦有吸呼,于是生顥气之争,强肺者致胜。”

华滋

(1).形容枝叶繁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緑叶发华滋。” 宋 王安石 《今日非昨日》诗:“仰看青青叶,亦復少华滋。”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 * 北上》诗之四:“受气本不殊,华滋有先后。”

(2).润泽。 唐 李白 《大猎赋》:“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 明 刘基 《述志赋》:“漱飞泉之华滋兮,浥灝露之醇英。”

(3).形容容色丰美滋润。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归期準如燕,颜色当华滋。”

(4).比喻优美的文辞。 清 吴定 《祭家蕙川文》:“子之文章,具体吾师,灌 欧 沃 苏 ,献其华滋。”

西成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献瑞

谓呈献祥瑞。 元 邹选 《金马门赋》:“ 海若 献瑞, 冯夷 效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百鸟来王於幼主,室闪红光;和风献瑞於 洞庭 ,浪铺碎锦。”

百谷

谷类的总称。百,举成数而言,谓众多。《书·舜典》:“帝曰: 弃 ,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时百穀。”《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唐 褚亮 《雩祀乐章·雍和》:“百穀斯登,万箱攸荐。”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凡民以有易无,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麦、百穀、竹、木……笔楮使相当。”

指众谷之水。《文选·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 李善 注:“百谷者,众谷杂水至山之下。” 唐 刘禹锡 《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 茅 。”

京坻

《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谓谷米堆积如山。后因以“京坻”形容丰收。《陈书·高祖纪上》:“以公贱宝崇穀,疏爵待农,室富京坻,民知荣辱,是用锡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唐 刘禹锡 《送萧郎中李郎中充京西京北复粮使》诗:“尊俎成全策,京坻閲见粮。”《宋史·乐志十五》:“京坻丰衍,羣材乐育,诸侯述职,盛德服蛮夷。”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卜年

占卜预测统治国家的年数。亦指国运之年数。《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晋 刘琨 《劝进表》:“三叶重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 有虞 ,卜年过于 周氏 。”《旧唐书·郭子仪传》:“中兴之功,旬月可冀,卜年之期,永永无极矣。”参见“ 卜世 ”。

隆昌

昌盛,兴旺发达。《新唐书·高祖纪赞》:“而其后世,或寖以隆昌,或遽以坏乱,或渐以陵迟。”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还盖庙千秋祭享,保山河万代隆昌。”

大报

(1).谓遍祭天神。《礼记·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也。” 郑玄 注:“大,犹徧也。天之神,日为尊。”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宋史·乐志七》:“大报于帝,盛德升闻。”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 泰畤 礼神君。”

(2).指大型的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上月十七日, 上海 确似曾拘捕数十人,但我并不详知,此地的大报,也至今未曾登载。” 茅盾 《子夜》一:“底稿, 竹斋 在那里拟。五家大报一齐登!”

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重熙

旧时用以称颂君主累世圣明。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至於帝皇,遂重熙而累盛。”《旧唐书·贾耽传》:“ 太宗 继明重熙,柔远能邇。” 宋 王禹偁 《谢手诏别录赐生辰国信表》:“伏念臣才非兼济,运偶重熙。” 王闿运 《哀江南赋》:“蒸重熙以慈驭,祀二百而盂安。”

历朝

所经过的各帝王或朝代

历朝官制

缺典

(1).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招师》:“兰房用度,必是周緻;书院缺典,置之不问。气象如此,宜乎硕师去而庸师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吴康斋父》:“﹝ 吴康斋 ﹞将同 陈白沙 、 王新建 崇祀两廡,偶议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犹以为缺典。”

(2).犹憾事。 清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一出:“小青娘,闻得你长於词句,今夜恁般佳景,不赋彩毫,也是缺典。”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杭州 死难诸公均入正气祠,而君独未之及,余曰:‘是一缺典也。’”

自我

(1) 自己

自我吹嘘

(2)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亲祠

谓帝王亲自致祭。《史记·封禅书》:“有司与太史公、祠官 宽舒 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於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瘞,而从祠衣上黄。’”《汉书·郊祀志下》:“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寓马代。独行过亲祠,乃用驹,它礼如故。”《宋史·礼志三》:“王者父天母地,三岁冬至,天子亲祠,徧享宗庙,祀天圜丘。”

容采

见“ 容彩 ”。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能事

(1)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长的本事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能干

此人果真能事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浩露

浓重的露水。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握遗芳而自玩,挹浩露於兰林。” 唐 孟云卿 《夜月江行》诗:“扣船不能寝,浩露清衣襟。”

昭泰

清明安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邻昭泰,荒憬清夷。”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拂拭雾露,生见白日,踊跃昭泰,情何以胜。”

保定

(1).保护而安定之。《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 孔颖达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坚固矣。”《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择将帅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谓稳固地保有。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华夷

(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2).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 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万叶

万世;万代。《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宋书·武帝纪中》:“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微臣窃思 秦始皇 之为君也,藉 周 室之餘,因六国之盛,将貽之万叶。”

鸿基

(1).宏大建筑物的基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北岸有 新臺 鸿基,层广高数丈, 卫宣公 所筑 新臺 矣。”

(2).伟大的基业。多指王业。 三国 蜀 刘禅 《策丞相诸葛亮诏》:“朕以幼冲,继承鸿基。” 宋 范仲淹 《圣人大宝曰位赋》:“固此鸿基,方君临於万国。” 明 沉采 《千金记·别姬》:“英雄志,当初指望造鸿基,如今一旦成虚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