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词臣五首·其四·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

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

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诗词问答

问:《五词臣五首·其四·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

2. 词臣退居林下齿爵学问足为搢绅领袖者惟钱陈群沈德潜二人余昔有二老江浙之大老句东南士大夫多欣羡之陈群浙之嘉兴人康熙辛丑翰林雍正九年迁赞善荐历侍讲学士十三年直南书房寻改右通政乾隆元年丁母忧归其母陈氏知书工绘事陈群少时母每勖之学有夜纺授经图陈群尝奏及余嘉而题之服阕补原官六年擢太仆卿累迁至刑部侍郎十七年得转谷疾连疏乞解职准回籍调治廿二年命在籍食俸廿七年加尚书衔三十年赐其幼子钱汝弼为举人皆南巡迎銮时所加恩也再与香山九老矍铄如旧冀其尚可再赴阙廷曾赐蔘以资颐养三十九年正月竟以疾卒于家闻而悼惜优恤有加祀贤良祠陈群深于诗学书法亦苍老家居以后每岁录寄御制诗百馀篇命之和陈群既和韵并写册页以进册必有跋字体或兼行草余甚爱之诗多不经人道语而其香山诗有鹿驯岩畔当童扶之句喜其超逸亲为图以赐及驻跸香山览其抵家奏即得二句云香山适接还乡信即景尤思扶鹿人于摺内批答之仍续成书帧寄示如此佳话今不可复得矣能无追念乎

参考注释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场屋

谷场上的小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有人见黑狐醉卧场屋中。” 王厚礼 王可祥 《一个做了三年生产规划的合作社》:“除了搞好田间生产以外,又抽出两千多劳动日参加了其他基本建设,例如填大场、盖场屋、筑坝、开渠、作豆腐、推粉等。”

(1).戏场。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场屋》:“场屋者,於广场之中而为屋,不必皆开科试士之地也……故戏场亦谓之场屋。”

(2).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空拳入场屋,拭目看京师。”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名高场屋已得雋,世有龙门今復登。”《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 景庄 老於场屋,每被黜,母輒挞 景让 。” 胡三省 注:“ 唐 人谓贡院为场屋,至今犹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闺中人,身不到场屋,便以功名富贵似汝厨下汲水炊白粥。”

(3).引申指科举考试。 宋 王禹偁 《赠别鲍秀才序》:“或门 * 坠者,继其絶以第之;或场屋衰晚者,哀其穷以与之。” 阿英 《艺术家的故事·重塑杜甫像》:“经过一年多,突然有一个久困场屋、靠‘捻小像’为生的儒生来应募。”

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经济

(1) 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

我们农业经济中的急速变化

(2) 生活用度;家境

经济宽裕

经济拮据

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老成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悬车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 《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 * 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还乡

返回乡里。《南史·刘之遴传》:“ 武帝 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弟,你这年纪正好给朝廷出力,为什么倒要告退还乡。” 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诗:“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反转方向。乡,通“ 向 ”、“ 嚮 ”。《庄子·渔父》:“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迎銮

迎接皇帝。銮,銮驾,皇帝的车驾。《新唐书·赵珝传》:“ 昭宗 还 长安 ,詔入朝,赐号‘迎鑾功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 福昌 欲於十七日起事,盖以是日上驻蹕 白涧 ,诸王大臣皆往迎鑾,乘其间也。”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适蹕路工程将次竣工,命余赴 汴 藩新任,在中途迎鑾。”

倡和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 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

(2).指以诗词相酬答。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

(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 杜预 注:“不相违也。”《新唐书·宦者传下·田令孜》:“宰相 卢携 素事 令孜 ,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其后上无明君,朝无是非,诸名士乃争相倡和,树朋党,然上下知畏清议, 汉 之赖以维持者数十年。”

(4).犹倡随。特指夫唱妇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河 北人事,多由内政……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最多

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例句: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规

(1).同圆规相符。《荀子·劝学》:“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2).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鏘鸣也。”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恂谨

恭顺谨慎。 明 袁宗道 《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及其兢业以勅天命,吐握而忧渊冰,恂谨於乡党,踧踖於朝廷,抑何其战战兢兢也。” 清 袁枚 《新齐谐·吴子云》:“ 吴 亡后,儿颇恂谨,能守其业,家日以富。”

无他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大耋

古八十岁曰耋。一说指七十岁。故以“大耋”指老年人,或指高龄。《易·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耊之嗟,凶。”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宋 陆游 《书志》诗:“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清 姚鼐 《汇香七叔父八十寿序》:“大耋之年,於里中时会亲族,康强娱乐,不知世有缺陷之事。”

生贤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俗人之相於也,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

(2).谓生养贤良之人。 宋 王安石 《贺生皇子表》之七:“燕禖饗德,方储锡羡之祥;羆梦生贤,克协会昌之运。”《元史·后妃传一·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嵩高》生贤,予篤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於徽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