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三月晦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三月晦日)原文

今春泽兆佳,天贶承常懔。

昨近每作风,气转清且凛。

因虞雨其迟,兆符乎未审。

祈全固若斯,期美实亦甚。

兹日乃晦日,韶光已苒荏。

卓午温暖蒸,入夕油云淰。

雭𩂅忽隔窗,反侧听欹枕。

疏密彻五更,问势那安寝。

未明即求衣,时享益颙朕。

霢霂犹未止,檐溜鸳瓦饮。

二麦定登盘,百谷冀高廪。

秋成允尚遥,敢即侈言稔。

戒满励若惊,实政惟勤恁。

诗词问答

问:夜雨(三月晦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三月晦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寝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二

2. 三月晦日

参考注释

春泽

春雨。比喻恩泽。 晋  潘岳 《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天贶

上天的恩赐。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昭明其道,以答天貺。” 唐  司空图 《成均讽》:“故以感动天貺,纪纲人伦。”《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寡人欲用 晋 君,郊祀上帝,以答天貺,何如?”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诗:“利市得三倍,何异承天貺。”

作风

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

工作作风

若斯

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美实

(1).丰美的食物或果实。《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 颜师古 注:“美实谓鼎中之实也。”《新唐书·五行志一》:“动植之类,各得其气之偏者,其发为英华美实、气臭滋味、羽毛鳞介、文采刚柔,亦皆得其一气之盛。”

(2).美好的业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 渊 ”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吴  孙权 诏:“虽昔 竇融 背弃 陇右 ,卒占 河西 ,以定 光武 ,休名美实,岂復是过?”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二公於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美实。”

晦日

(1).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 徐元 、 孙高 、 傅婴 等杀 览  员 ” 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 。”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 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 ,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

(2). 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浦起龙 心解:“ 唐 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唐志》: 德宗 时 李泌 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晦日新晴春意饶,万家攀折度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为晦日,君臣宴饮,应制赋诗。”《四库全书总目·小说二·独醒杂志》:“ 唐 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载於 鄴侯 家传。当时尝以命题试士,其诗载於《文苑英华》,本非僻事,而试官谬举清明寒食之説, 敏行 亦不能纠正。”参见“ 中和节 ”。

韶光

(1) 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红楼梦》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韶光一去不再来

苒荏

指时间逐渐逝去。 晋  陆云 《与杨彦明书》:“时去苒荏,岁行復半。” 宋  楼钥 《送王木叔推官分韵得锦字》:“岂惟我惜别,行道情苒荏。”

卓午

正午。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时当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书信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卓午不受日,当夜不受月与星。”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温暖

(1) 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上级的关怀温暖了群众的心

(2) 和暖

温暖的春天

油云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后诗文中因以“油云”指浓云。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谷风拂脩薄,油云翳高岑。”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送神》:“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宋  陆游 《叶相最高亭》诗:“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 林百举 《梦作诗数首醒记三句足成二绝》之一:“油云幕幕雨丝丝,正近江城梅落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