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醵呈林签判原文
广南一路逢春早,幕下诸公醵饮迟。庄蝶舞风忙似我,杜鹃啼月怨归谁。
梅兄樊弟风流态,魏后姚王富贵姿。
过去那容更追赏,且随见在醉残枝。
诗词问答
问:同官醵呈林签判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同官醵呈林签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路
(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幕下
(1).帐幕之下。《战国策·魏策一》:“ 乐羊 为 魏 将而攻 中山 。其子在 中山 , 中山 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乐羊 坐于幕下而啜之。”
(2).幕府中。 唐 杜甫 《洗兵行》:“ 关中 既留 萧丞相 ,幕下復用 张子房 。”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欧阳修 ﹞为 西京 留守, 梅圣俞 、 谢希深 、 尹师鲁 同在幕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鄂西林用人》:“ 鄂西 林相公 节制 滇南 七载,一时智勇非常之士多出幕下。”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醵饮
凑钱饮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 黄六爷 父子未来时,咱与 耿先生 、 薛三哥 、 金大嫂 、 宋姑娘 ,每夜共坐此地,亦时醵饮。” 清 丘逢甲 《喜雨词》:“春光虽老幸逢闰,赏春醵饮吹隣家。”
庄蝶
同“ 庄周梦 ”。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数年一枕梦 庄 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 * 词话》第五六回:“斗积黄金侈素封,蘧蘧 庄 蝶梦魂中。”参见“ 庄周梦 ”。
杜鹃
(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梅兄
对梅花的雅称。 宋 黄庭坚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宋 杨万里 《烛下和雪折梅》诗:“梅兄衝雪来相见,雪片满鬚仍满面。” 元 戴良 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过去
(1)
(2) 用在动词后,表示反面对着自己
他把书翻过去,看书背面的价格
(3) 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
他气得昏死过去
(4) 用在动词后,表示通过
你这么不讲面子,可太说不过去了
(5) 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所在的地方(车从我身边开了过去)
(6)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过,多与“得”或“不”连用
你怎么也凶不过去她
追赏
(1).补加封赏。《魏书·源子恭传》:“以 子恭 前在 豫州 战功,追赏 襄城县开国男 ,食邑二百户。”
(2).追随游赏。《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 宋 苏辙 《登真兴寺楼赋》:“非有意於求慕兮,徒今世之追赏。”
见在
(1).尚存;现今存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且 代王 又亲 高帝 子,於今见在,且最为长。”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明皇 因于此地造寺,而名 荷泽 焉。寺今见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喝道:‘分明是他家旧坟,你倚强夺了他的,石刻见在,有何可説?’”
(2).现时;现在。 唐 元稹 《悟禅》诗:“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明史·朱赓传》:“礼部主事 郑振先 遂劾 賡 十二大罪,且言 賡 与 一贯 、 锡爵 为过去、见在、未来三身。” 清 龚自珍 《正<大品弥陀经>魏译》:“若十方,若过去世,若见在世,若未来世,无一色非我愿者,无一香非我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