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丙申自寿)

作者:程珌 朝代:宋代

醉蓬莱(丙申自寿)原文

记蟾宫桂子,撒向人间,如今时候。
□□□□,□□□□□。
白下长干,乱滩横笛,想昔游依旧。
大海一沤,千年一息,谁称彭寿。
开遍门前丹蕊,渐西风入东篱,酿成仙酒。
□□□□,□□□□□。
卓笔鸡笼,悬天宝盖,占断宣徽秀。
来岁清苕,公家事了,斑衣蓝绶。

诗词问答

问:醉蓬莱(丙申自寿)的作者是谁?答:程珌
问:醉蓬莱(丙申自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醉蓬莱(丙申自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程珌的名句有哪些?答:程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蟾宫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桂子

桂花。 宋 柳永 《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时候

(1)

(2) 某事发生的时间

在船顺着岩石开过去的时候,我们离岩石还不到二十米

(3) 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

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

(4) 季节;节候

时候何萧索

(5) 天气,气候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时候正冷

(6) 时辰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儒林外史》

白下

(1) 南京的别称

(2) 南京西北的一条路

长干

(1).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2).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事,半弯眉月印天涯。”

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一沤

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欲言则差,欲心则谬,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 金 元好问 《巨然松吟万壑图》诗:“胸中刺鯁无九泽,画里风烟纔一沤。”《三藏法数》卷四:“沤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浄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沤耳。”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东篱

(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成仙

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卓笔

(1).植笔。谓执笔为文。 宋 王操 《上李昉相公》诗:“卓笔玉堂寒漏逈,捲帘池舘水禽飞。” 清 曹寅 《送施浔江方伯之任湖南》诗:“三年卓笔赋 黄楼 ,期建高牙过 石头 。”

(2).植立的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西洋画》:“西洋所製玻瓈等器,多奇巧,曾见其所画人物,视之初不辨头目手足,以镜照之,即眉目宛然姣好。镜鋭而长,如卓笔之形。”

(3).停笔、搁笔。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王文正 曾作参政;秉笔至 淑妃 为皇太妃,卓笔曰:‘适来不闻此语。’”

鸡笼

育肥鸡用的鸡栏

悬天

(1).远天,高空。 汉 张衡 《灵宪》:“悬天之景,薄地之义,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

(2).系于天。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昔命悬天,今也惟 马 。”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苟悬天兮有命,永离决兮若何。”

宝盖

(1).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於阶道侧竪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百亿宝盖弥覆其上。”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菩萨飞象,越香土而来仪,五百宝盖,腾光自合。”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小堂綺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云笈七籤》卷一一四:“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沓映,羽旂荫庭。”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二:“宝盖逢花网,金函护叶笺。”

(2).即宝盖头。详“ 宝盖头 ”。

占断

全部占有,占尽。 唐 吴融 《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元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 * 》套曲:“消鬱闷,发清兴,占断梨园第一名,非誉非矜。” 瞿秋白 《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仍旧占断着群众的‘读者社会’。”

宣徽

宣徽院的简称。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宫女出 宣徽 ,厩马减 飞龙 。”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某门中有乐史 杨志 ,善琵琶。其姑尤更妙絶,姑本 宣徽 弟子,后放出宫,於 永穆观 中住,自惜其艺,常畏人闻,每至夜方弹。 杨志 恳求教授,坚不允。”

来岁

来年。《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 郑玄 注:“社祭土为取财焉,卜者问后岁稼所宜。”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印卖状元赋》:“梦神授以《来岁状元赋》。”

家事

(1) 家庭内部的事务

(2) 〈方〉∶家中的状况

斑衣

(1). 汉 代虎贲骑士着的虎纹单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被豳文,跨野马”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著斑衣”。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著斑文之衣。《舆服志》云‘虎賁骑被虎文单衣’,单衣即此斑文也。”

(2).彩衣。亦指服彩衣。《南史·张裕传》:“﹝ 张嵊 ﹞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犹斑衣受 稷 ( 张稷 )杖。”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满泛椒觴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锦衣舞处更筹晚,更舞斑衣欢笑好,靖忠猷,佐圣朝。”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俾得归供菽水,入侍刀圭。则此一日之斑衣,即终身之结草矣。”参见“ 斑衣戏彩 ”。

蓝绶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诗:“蓝綬乍称新学士,白衫初脱旧神仙。” 宋 苏舜钦 《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诗:“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綬还乡亦可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