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弈原文

长夜苦无眠,银檠灯花落。

丁东漏声寒,风响葳蕤钥。

消遣凭何物,楸枰差可乐。

布子定规模,就势觇强弱。

弃取大小间,几许费忖度。

何须分胜负,妙理应思索。

试从奕罢看,本来无一着。

诗词问答

问:弈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弈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药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长夜

(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灯花

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丁东

(1).象声词。 唐 温庭筠 《织锦词》:“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老残游记》第十回:“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郭沫若 《丁东草》:“我思慕着丁东--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东,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东。”

(2).瘪塌貌。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嘲齆鼻》:“虽是五官毕具,可怜鼻不通风。印堂底下瘪丁东,五味馨香难哄。”

漏声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风响

指风声。 宋 苏轼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诗:“醒时江月堕,摵摵风响变。”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之四:“击节三声风响变,停鑾十日酒壚空。”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消遣

(1)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消闲解闷

我今夜不睡,消遣这一夜。——《警世通言》

(2) 戏弄,捉弄

你还来消遣我!——《封神演义》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楸枰

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唐 温庭筠 《观棋》诗:“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宋 陆游 《自嘲》诗:“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棋》套曲:“闲展楸枰,初布势求全胜,后分途起战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 故好棋,楸枰尝置坐侧。”

差可

犹尚可。勉强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 殷浩 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羣心。’”

布子

(1)

(2) 蚕纸

定规

〈方〉∶决定;确定

买发电机的事已经定规好啦

就势

趁势;顺势,即顺着动作上便利的形势

对手扑过来,我就势把他摔倒在地

强弱

1.亦作"强弱"。 2.强大与弱小。 3.指力量大小的程度。

弃取

或者舍弃,或者采取

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与小,大或小

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长幼

说话没个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体的大小

计量箱子的大小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忖度

推测;估计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胸中忖度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胜负

(1) 胜利或失败

从长远看,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战争的性质

(2) 结果,结局

比赛的胜负要看临场发挥

妙理

精微的道理。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通黄中之妙理,韜亚圣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思索

反复思考探索

你试展开一幅地图,思索一下各地的变化,该有多么惊人。——《土地》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一着

亦作“ 一着 ”。1.本谓下棋落一子。亦指行事的一个步骤。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又书》:“方欲出耕於空旷之野,又恐无退后一着。” 明 杨慎 《大颠书》:“如善奕者常留一著, 欧公 之於 师鲁 留一著也。”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栖逸》:“二公平日对奕, 徐 高於 苏 ,是日 养直 拈一子,笑视 师川 曰:‘今日还须让老夫下此一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陈侍御奏摺》:“我之见事独迟,每每输人一著。”

(2).一件事。《景德传灯录·南岳金轮可观禅师》:“师问僧:‘作么生是覿面事?’曰:‘请师鉴。’师曰:‘恁么还当么。’曰:‘故为即不可。’师曰:‘别是一著。’”

(3).指武术的一个招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腿跟向地下一碾,轮起右腿甩了一个‘旋风脚’……这一着叫作‘连环进步鸳鸯拐’。”

(4).比喻一个计策或手段。 茅盾 《子夜》十一:“我早就料到有这一著,所以我上次劝你耐心笼络 曼丽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七:“他急着要决定一个办法,他全家的命运怎样,就全在这一着。”

亦作“ 一着 ”。一经接触。《晋书·贾充传》:“时 西域 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

见“ 一著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