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

作者:石宝 朝代:明代

杂诗二首·其二原文

鴳篱无高鸟,牛涔无巨鳞。

物大会有合,浅小安足陈。

藤萝附松柏,缴绕固其真。

桃李虽不言,吐华自阳春。

齐虏事口舌,秦人如鬼神。

末路多此比,龙蛇贵存身。

诗词问答

问:杂诗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杂诗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参考注释

高鸟

(1).高飞的鸟。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唐 杜甫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诗之一:“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章炳麟 《狱中闻湘人某被捕有感》诗:“神狐善埋搰,高鸟喜回翔。”

(2).比喻信使。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二:“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牛涔

牛足印中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鱣鮪也。” 唐 杨炯 《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希少阳之末光,自韜萤火;洽重海之餘润,色息牛涔。” 唐 黄滔 《启卢员外》:“而 滔 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 明 徐渭 《画鱼》诗:“尺梢詎许牛涔活,远木何劳象队移!”

巨鳞

大鱼。 汉 扬雄 《羽猎赋》:“入洞穴,出 苍梧 ;乘巨鳞,骑京鱼。”一本作“ 鉅鳞 ”。 唐 独孤绶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是为层构临而时杰臻,亦犹甘饵悬而巨鳞钓。”

大会

(1) 规模大或内容重要的会议

(2) 人数很多的集会、聚会

浅小

(1).微小。《朱子语类》卷六三:“戔戔自是浅小之意。”

(2).谓距离近。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其他近城百里浅小去处,亦有数品可取,何必求诸深山穷谷。”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藤萝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称

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缴绕

(1).谓说理、行文或问题、事情等纠缠不清。《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缴绕,犹缠绕,不通大体也。” 唐 白居易 《早梳头》诗:“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端绪缴绕,猝不得分明。” 徐玉诺 《一只破鞋》:“那战事的高兴,和纸牌的沉醉,如梭一般缴绕我的思想里。”

(2).缠扰不休。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五姑》:“我平生为汝累,今死矣,尚復缴绕我。”

(3).围绕;缠绕。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长蛇》:“家人有覘见者,熟视之,乃为长蛇,缴绕数匝,特吐舌於女唇吻中。”

(4).引申为曲折迂回。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不言

(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吐华

见“ 吐花 ”。

阳春

温暖的春天

齐虏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 汉高祖 刘邦 发兵击 匈奴 , 齐 人 刘敬 以为不可。 高祖 怒,骂 刘敬 曰:“ 齐 虏!以口舌得官,今迺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 刘敬 。 元 戴表元 《<齐东野语>序》:“故 庄周 目《齐谐》为滑稽, 汉高 责 齐 虏以口舌。”

口舌

(1) 口和舌。说话的器官

(2) 口角,争吵;争执

我是个良善人,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儒林外史》

(3) 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语

费了很大的口舌才把他说服

(4) 指言语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口舌

秦人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鬼神

(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末路

(1) 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存身

(1).保全身体。《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孔颖达 疏:“蛟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尹文子·大道下》:“不羡爵禄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罸者,不赖存身也。”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絶於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

(2).安身。《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张铁臂 见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过几日,拉着 臧蓼斋 回 天长 去了。”河北梆子《喜荣归》:“家遭不幸,父母双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烧得片瓦无存。夫妻二人来在岳母家存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