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游明寂寺

作者:胡晋 朝代:元代

首夏游明寂寺原文

良游属初夏,逍遥振晨策。

逶迤松径长,杳霭烟岚积。

淙流散琼华,绀宇灿金碧。

扫石展良宴,披榛寻往迹。

眷赏方延伫,鸣笳起将夕。

诗词问答

问:首夏游明寂寺的作者是谁?答:胡晋
问:首夏游明寂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胡晋的名句有哪些?答:胡晋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陌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一

参考注释

良游

亦作“ 良游 ”。1.犹畅游。 汉 刘桢 《黎阳山赋》:“良游未厌,白日潜暉。”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卧看晓色忻初霽,起约良游醉好春。”

(2).指欢畅的游人。 唐 王维 《韦侍郎山居》诗:“良游盛簪紱,继跡多 夔 龙 。”

(3).驯良的鸟媒。《文选·潘岳<射雉赋>》:“良游呃喔,引之规里。” 徐爰 注:“良游,媒也。言媒呃喔其声,诱引令入可射之规内也。”

见“ 良游 ”。

初夏

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逶迤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

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

五岭逶迤腾细浪。——毛 * 《长征》

松径

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杳霭

见“ 杳蔼 ”。

烟岚

山里蒸腾起来的雾气

小山村被笼罩在烟岚里

流散

流转失散

琼华

亦作“璚华”。1.美石。《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毛 传:“琼华,美石,士之服也。”《十洲记·昆仑》:“碧玉之堂,琼华之室…… 西王母 之所治也。” 明 何景明 《荣养堂歌》:“被霞襦兮簪琼华,母氏乐兮乐且遐。” 清 方文 《奉酬范质公司马》诗:“身贱那能酬水镜,年荒无以报琼华。”

(2).神话中琼树的花蕊,似玉屑。《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华,蘂也,食之长生。”

(3).即琼花。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未许琼华比,从将玉树亲。” 元 王沂 《寄苏昌龄》诗:“别后琼华几度芳,花前顾曲忆 周郎 。”参见“ 琼花 ”。

(4).喻雪花。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宋 辛弃疾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词:“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问谁解爱惜琼华。”

(5).喻美好的诗文等。 元 耶律楚材 《和北京张天佐见寄》:“琼华赠我将何报,聊寄 江 南古样絃。” 清 方文 《赠阎百诗续娶》诗:“腹如经笥饱,才比剑锋銛。锦字随时缀,璚华信手拈。”

绀宇

即绀园。佛寺之别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朱轩夕朗,似游明月之宫;紺宇晨融,若对流霞之闕。” 宋 欧阳修 《广爱寺》诗:“都人布金地,紺宇岿然存。” 清 姚鼐 《重宿幽栖寺》诗:“紺宇中临千嶂小,黄梅旁出一枝尊。”参见“ 紺园 ”。

金碧

(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扫石

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唐 戎昱 《寄许炼师》诗:“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溼蕊珠宫。” 元 张翥 《豫章山房为见心复公赋》:“扫石童来秋叶后,谭经僧坐昼阴中。” 明 王守仁 《山中懒睡》诗之二:“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披榛

砍去丛生之草木。多喻创业或前进中的艰难。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近无所依,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清 陶澂 《游香岩寺》诗之二:“披榛造幽微,转侧信险絶。”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难得 石林 老居士,氊椎到处爱披榛。”

往迹

往事;陈迹

一切都已成了往迹

眷赏

垂爱赏识。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元章画梅》:“睿意极眷赏之。”

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鸣笳

(1).笳笛。古管乐器名。 汉 时流行于 西域 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三国 魏 曹丕 《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 宋 王安石 《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 江西 兵展旗鸣笳以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