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桃行原文
和风习习薄林。柔条布叶垂阴。
鸣鸠拂羽相寻。
仓庚喈喈弄音。
感时悼逝伤心。
日月相追周旋。
万里倐忽几年。
人皆冉冉西迁。
盛时一往不还。
慷慨乖念凄然。
昔为少年无忧。
常恡秉烛夜游。
翩翩霄征何求。
于今知此有由。
但为老去年遒。
盛固有衰不疑。
长夜冥冥无期。
何不驱驰及时。
聊乐永日自怡。
赍此遗情何之。
人生居世为安。
岂若及时为欢。
世道多故万端。
忧虑纷错交颜。
老行及之长叹。
诗词问答
问:董桃行的作者是谁?答:陆机
问:董桃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董桃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陆机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和风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习习
(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4).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 ,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6).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沉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柔条
(1).嫩枝;柔软的枝条。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宋 陈亮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词:“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断了那柔条。”
(2).特指垂柳的枝条。 唐 李白 《惜馀春赋》:“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 宋 沉遘 《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柔条秀絶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
垂阴
亦作“ 垂荫 ”。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亦指树木枝叶覆盖的阴影。 汉 张衡 《西京赋》:“吐葩颺荣,布叶垂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门内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疎,垂荫数畮。”《南齐书·刘祥传》:“故坠叶垂荫,明月为之隔辉;堂宇留光,兰灯有时不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都堂南门道中,有古槐,垂阴至广。”
鸣鸠
即斑鸠。《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吕氏春秋·季春》:“鸣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 注:“鸣鳩,班鳩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八:“鸣鳩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明 刘基 《春日杂兴》诗之二:“鸣鳩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参见“ 斑鳩 ”。
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仓庚
亦作“ 仓鶊 ”。黄莺的别名。《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鶊,黧黄、黄鸟也。” 张华 注:“今谓之黄鸝,黄鶯是也。”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明 张煌言 《妒妇津》诗:“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妾无妬意,不烦君调仓庚羹也。”古代传说仓庚作羹可以疗妒,故云。
喈喈
(1) 和洽
钟鼓喈喈。——《诗·小雅·钟鼓》
(2) 禽鸟鸣声
(3) 形容钟声、铃声等
弄音
指禽鸟宛转鸣叫。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二:“咬咬黄鸟,顾畴弄音。” 晋 潘岳 《秋菊赋》:“游女望荣而巧笑,鵷雏遥集而弄音。” 清 周凯 《种桑十二咏·种葚》:“鸣鳩亦解意,拂羽好弄音。”
感时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悼逝
感伤时光流逝。 晋 陆机 《上留田行》:“岁华冉冉方除,我思 * 未紓,感时悼逝悽如。”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日月相
旧时迷信以为肩胛上有红痣为极贵之相,称“日月相”。《南齐书·江祏传》:“ 高宗 胛上有赤誌,常祕不传, 祏 劝帝出以示人。 晋寿 太守 王洪范 罢任还,上袒示之,曰:‘人皆谓此是日月相。卿幸无泄言。’”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西迁
犹西逝。死亡的婉词。 晋 陆机 《董桃行》:“万里倏忽几年,人皆冉冉西迁。” 郝立权 注:“西迁,犹言老死也。”
盛时
(1).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梅尧臣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 明 陈子龙 《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
(2).犹盛年。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一往
(1).一去。亦为“死亡”的婉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五:“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元 方回 《武林书事》诗之四:“公田坐謫 魏 京兆 ,一往不招江上魂。”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德》:“心虚难恃,气浮易弛,主敬者,随时检摄於心气之间,而谨防其一往不收之流弊也。”
(2).犹一向。 晋 曹毗 《对儒》:“是以迷粗者循一往之智,狷介者守一方之矫,岂知火林之蔚炎柯,冰津之擢阳草!”《新唐书·狄仁杰传》:“ 山东 之人重气,一往死不为悔。”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赵士楨 ﹞兴味阑珊,絶无平昔造鸟銃、议车阵、议屯田一往豪气。” 黄节 《陈先生集记》:“顾兹一往相从意,益嘆於今后死难。”
(3).一时。 宋 苏轼 《沉香山子赋》:“幸置此於几席,养幽芳於帨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经生家析《鹿鸣》、《嘉鱼》为群,《柏舟》、《小弁》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诗。”
(4).一行,指奔走一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 知章 学士,此一往何来?”
(5).一概;一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又学説者,非一往不可感人。”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秉烛夜游
拿着点燃的蜡烛在夜间游玩,指及时行乐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固有
从一开始就有的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夜冥
亦作“ 夜暝 ”。犹黑夜。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寧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或夜冥,人不见鸟,鸟亦知人不见己也。”
冥无
谓虚无缥缈,无迹象可求。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流动》:“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及时
(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永日
(1).长日,漫长的白天。《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 陆游 《闲居书事》诗:“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 阮中丞 始出视事,时方盛夏……偃卧时,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消永日。”
(2).从早到晚;整天。 汉 刘桢 《公讌》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 前蜀 韦庄 《丙辰鄜州遇寒食》诗之五:“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毬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然是一种名花,家中没有的,或虽有,已开过了,便将正事撇在半边,依依不捨,永日忘归。” 清 陈梦雷 《生年不满百》诗:“永日恣挥觴,沉醉勿復醒。”
(3).多日;长久。 南朝 陈 徐陵 《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诏》:“皇嗣元良,藐在 崤 渭 。二臣奉迎,川途靡从。六传还朝,淹留永日。”
(4).谓消磨时日。《诗·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后汉书·崔駰传》:“聊优游以永日兮,守性命以尽齿。”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自怡
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遗情
(1).留下情思。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2).无情;无动于衷。 晋 陆机 《赠潘尼》诗:“遗情市朝,永志丘园。”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遗情拾尘物,贞观丘壑美。” 明 张居正 《与司成马孟河书》:“公遗情缨袚,结意烟霞,蝉脱於秽,素心独往。”
(3).指对世事无动于衷,遗弃世情。 明 汤显祖 《寄袁小修》:“古来英桀不欲委化遗情,而争长生久视者,亦各其悲苦所至。”
(4).指遗漏未及的情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诗中难者,莫过於情诗,然乐府尤盛於 元 ,千万人口中咀嚼,外无遗景,内无遗情,虽有作者,罕得新意。”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岂若
犹何如。表示不如。《论语·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时为
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多故
(1).多变乱,多患难。《国语·郑语》:“ 桓公 ……问於 史伯 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 韦昭 注:“故,犹难也。”《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 吕后 时,事多故矣,然 平 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昔以中州多故,旧邦丧乱。随侍先臣,远庇有道,爰客逃难,求食而已。” 唐 常衮 《授李忠臣右仆射制》:“往者寇孽乱常, 关 洛 多故,爰奋其旅,以先启行。”《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你们两个切切不可拘定了《左传》上的‘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这两句话。那 晋 太子 申生 ,原是处在一个家庭多故的时候,所以他那班臣子纔有这番议论。”
(2).多诡诈。《淮南子·主术训》:“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 高诱 注:“故,诈。”
万端
头绪极多而纷乱
感慨万端
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忧虑
忧愁思虑
他们为日常生活开支高昂而忧虑
常多忧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纷错
纷繁杂乱。《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王逸 注:“纷错,溃乱也。” 唐 韦处厚 《盛山》诗之八:“倒花纷错秀,鑑月静涵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尹 畏人知,常置密室,非子壻不以示也。久之渐播,索玩者纷错於门。”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在议院选人则百千万数,苦其太多而难举,标名识号,纷错浩浩,亦为无术,故不可行也。”
交颜
犹当面。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
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