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原文
山茶著包大如茧,初见寒梢一花展。强将老眼趁年华,日日芒鞋踏苔藓。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问春风有深浅,树头纷纷弄月明,冰雪琼瑶乱裁剪。
痴□公事无了时,与花拚作十日期。
阑风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阴烧烛随。
攀条嚼蕊兴不尽,满把自摘香传衣。
星星霜鬓簪不得,小撚疏英翻花卮。
儿童莫作吴歈声,山翁正与花神盟。
生愁一片风飘零,留取北枝宽作程。
诗词问答
问: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茶
山茶属灌木或乔木,叶光滑常绿,花红色或白色,很美丽,是名贵的观赏植物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一花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以“五”进。《通俗编·数目》引 明 李翊 《俗呼小录》:“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苔藓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花神
(1).掌管花的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云笈七籤》卷一一三:“窥见女子红裳艷丽,游於树下。有輒採花折枝者,必为所祟,俗传女子花神也。”《红楼梦》第二七回:“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
(2).花的精神。 宋 李廌 《德隅斋画品·菡萏图》:“士大夫旧云:‘ 徐熙 画花传花神, 赵昌 画花写花形。’”
山翁
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不问
(1).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2).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王 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 陈平 ,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 宋 曾巩 《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 夏衍 《不愁没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
(3).不管;无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
(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 元济 不问,迴军讨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 兴 不问? 兴 寻病,得伏枕死。” 毛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深浅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浑浊,无法看清这条河的深浅
(2) 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
说话不知深浅
(3) 浓或淡
颜色深浅各异的布料摆在柜台上
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弄月
赏月。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之六:“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粧罢,弄月当宵楹。”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 涇溪 。” 明 陈自得 《太平仙记》第一折:“他也曾弄月筛金在鹊桥。”
冰雪
比喻清纯
琼瑶
(1) 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西游记》
(2) 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琼瑶满匣
(3) 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冷气嗖嗖,却已琼瑶密布,飘下一天雪来。——《镜花缘》
裁剪
(1) 裁割剪开
裁剪衣服
(2) 指事情的斟酌取舍;指诗文的润色修饰
公事
(1) 朝廷之事;公家之事
公事公办
(2) 公文,文件
处理公事
(3) 案件;事件
* 公事
(4) 即公事人。罪犯
无了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五灯会元·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 刘侍御 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日期
约定的日子和时间
邮戳上的日期模糊不清
阑风伏雨
见“ 阑风长雨 ”。
相逼
见“ 相逼 ”。
亦作“ 相偪 ”。1.相接,相连。《文选·嵇康<琴赋>》:“从横络绎,奔遯相逼。” 刘良 注:“皆声繁急重叠,纵横相连貌。”
(2).相逼迫。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盖不惟学道不明,仕者无爱民之心,亦缘上下相逼,只求事办,虽或有此心,而亦不能施也。”《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慕君之才,本欲与君吐露心怀,幸勿相偪!”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三:“他们认为 日 寇的不肯直接进攻 武汉 ,或许是怕他们当真 * 了,故不再相逼。”
花阴
为花丛遮蔽而不见日光之处。 唐 郑谷 《寄赠孙路处士》诗:“酒醒蘚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鷺跡多。” 元 张翥 《半村为傅处士赋》诗:“两岸花阴连第宅,一川草色散鸡豚。”《红楼梦》第七九回:“话説 宝玉 才祭完 晴雯 ,只听花阴中有个人声,倒吓了一跳。” 许地山 《缀网劳蛛》:“ 尚洁 陪她在花阴底下走着。”
攀条
攀引或攀折枝条。《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朝游登凤阁,日暮集华沼。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宋 苏轼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满把
(1).谓拉满弓。《吕氏春秋·忠廉》:“吾尝以六马逐之 江 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軾,汝恶能!” 陈奇猷 校释:“弓之握手处曰把。字亦作‘弝’,见《玉篇》。”
(2).犹一手,只凭一人之力。《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大社的优越性》:“社里的各项工作都搞不好:分配到队里的农具随便丢,收下的庄稼没有人看,社员的政治教育也没有人过问,劳动纪律很松懈,最后,样样事情都由社长满把抓。”
香传
香谱;花谱。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明 高启 《郊墅杂赋》之十二:“静里修香传,閒中録酒方。”
星霜
(1).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效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聚完辨舛经星霜,四百六十飞凤皇。” 清 魏源 《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一:“星霜倏几周,五载五合离。”
(2).斑白。 宋 晏殊 《滴滴金》词:“不觉星霜鬢边白,念时光堪惜。” 明 王錂 《寻亲记·遣奴》:“星霜两鬢岂长青,只愁秋风暮景。”
(3).星晨霜露。谓艰难辛苦。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又使少歷星霜,不至骄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本军师生长儒门,原非素习征战,惟仰体天帝有好生之德,真圣主有胞与之仁,故不惮星霜,爰有止戈之意。”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翻花
(1).形容马蹄腾疾的样子。《中国民间故事选·井冈山姑娘》:“大黑马被惊骇的喊声惊动了,在人群中冲出一条路,四路翻花,奔跑而去。”
(2).方言。指一个人唠唠叨叨,说长道短。 沙汀 《淘金记》九:“就在外面翻花就是了吗!”
(3).中医用语。指皮肉破裂溃烂,形如花翻的症状。如:翻花痔,内痔的一种;翻花下疳,属 * 癌;翻花杨梅,即梅毒。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吴歈
(1). 春秋 吴国 的歌。后泛指 吴 地的歌。《楚辞·招魂》:“ 吴 歈 蔡 謳,奏大吕些。” 王逸 注:“ 吴 蔡 ,国名也。歈、謳,皆歌也。”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 双成 走报监门卫,莫使 吴 歈入 汉 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吴 歈 越 艳, 鲁 酒 梁 樽。” 清 姚鼐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形容羣作颂,传咏慰 吴 歈。”亦作“ 吴愉 ”。《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逵 注:“愉。 吴 歌也。”
(2).指昆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蛾眉 越 女才承选,《燕子》 吴 歈早擅塲。” 王季思 等注:“ 吴 歈,指昆曲,《燕子笺》是用昆曲演唱的。”
神盟
谓不拘形式,在精神上结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岁丙子, 金沙 张公亮 、 吕霖生 , 盐官 陈则梁 , 漳浦 刘渔仲 , 雉皋 冒辟疆 盟於 眉楼 , 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神盟。’”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留取
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作程
(1).作楷模、典范。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含光醇德,为士作程。”
(2).立法度,做准则。《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配皇等极,为世作程。”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后世以为法程。’ 高诱 曰:‘程,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