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冠卿客亭类稿

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

题杨冠卿客亭类稿原文

杨侯书笔力天下书奇,早岁书豪颜相追书随。
一班略见客亭槁,文采炳蔚惊群儿。
长安城中择幽棲,静退不愿时人知。
大书前荣号雾隐,意与风虎云龙期。
人皆炫耀身陆离,见草而悦忘皋比。
南山十日不下食,君子一变谁能窥。
正论不作世道微,通都大邑多狐狸。
惜君爪牙不得施,公超五里亦奚为。

诗词问答

问:题杨冠卿客亭类稿的作者是谁?答:姜夔
问:题杨冠卿客亭类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夔的名句有哪些?答:姜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笔力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早岁

早年

追书

(1).追述。《左传·襄公元年》:“元年春己亥,围 宋 彭城 。非 宋 地,追书也。” 杜预 注:“ 成 十八年, 楚 取 彭城 以封 鱼石 ,故曰非 宋 地。夫子治《春秋》,追书系之 宋 。”

(2).追送书信。《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壹 ﹞过候太守 皇甫规 ,门者不即通, 壹 遂遁去。门吏惧,以白之。 规 闻 壹 名大惊,乃追书谢曰:‘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

一班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 * , 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翠华初到殿中间,三馆诸儒共一班。”《宋史·礼志十五》:“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醆。”

(4).同一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时同 安老爷 一班儿拣发的十二人。”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四·上杨提台禀帖》:“某把总自到汛以来,既未尝郭外查点,且终月不闻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6).一般,一样。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灯与名园总一班,峰峦层叠水潺湲。” 清 万玉卿 《潇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儿,一半是无情鬼,一班儿形骸髮齿,一班儿胎卵毛皮。”

(7).犹一番。《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吕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每学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

客亭

(1).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此水便成浄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2).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 南朝 梁 刘潜 《北使还与永丰侯书》:“足践寒地,身犯朔风,暮宿客亭,晨炊謁舍。” 唐 朱庆馀 《送窦秀才》诗:“ 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 长安 , 永兴 节度副使 安友规 、巡检 乔守温 出迎 王益 ,置酒於客亭。” 胡三省 注:“诸州镇皆有客亭,以为迎送、宴饯之所。”

文采

(1) 错杂艳丽的色彩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炳蔚

(1).形容文采鲜明华美。语本《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泥龙虽藻绘炳蔚,而不堪庆云之招。”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清史稿·艺文志一》:“海内从风,人文炳蔚,学术昌盛,方驾 汉 唐 。”

(2).指文臣。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炳蔚内弼,虓闞外御。”

群儿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詔封三子事!羣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羣儿。”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静退

(1).恬淡谦逊,不竞名利。《韩非子·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因其自然,用安静退。” 唐 韩愈 《举荐张籍状》:“右件官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盖 乐天 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

(2).指安静的退隐生活。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 熙寧 二年……以为 筠州 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餘年。” 清 唐孙华 《元宵前一日》诗之三:“ 柳州 思静退,有地且名 愚 。”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大书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前荣

(1).谓先前兴旺或兴盛。 晋 潘岳 《笙赋》:“於是乃有始泰终约,前荣后悴,激愤於今贱,永怀乎故贵。”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穷。”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餘光及棣华。”

(2).房屋的南檐。 唐 韩愈 《示儿诗》:“前荣饌宾亲,冠婚之所於。”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织十一月》:“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雾隐

谓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泽必雾隐,孔鸞之舞必日中。” 元 王恽 《李相师诗》:“雾隐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参见“ 雾豹 ”。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宋 王安石 《浪淘沙令》词:“ 汤 武 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四折:“ 伊尹 有相 汤 的贤, 武王 有伐 紂 的功,想当初风虎云龙,做了一枕南柯梦。”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欢乐,会风虎云龙,羽翼相从胆气豪。”参见“ 风从虎,云从龙 ”。

炫耀

(1) 光耀的样子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史记·田单传》

旌旗炫耀。——《广东军务记》

(2) 华丽奢侈

去炫耀,除雕琢。——《盐铁论》

(3) 夸耀

想炫耀他的新轿车

陆离

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光怪陆离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皋比

亦作“皐比”。1.虎皮。《左传·庄公十年》:“自 雩门 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皐比,虎皮。” 孔颖达 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 宋 范成大 《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2).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禪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宋 朱熹 《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 孙 吴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变至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而 仰圣先生 一家,独不殉难而亡,亦未从贼而死,绵绵至今,犹巍然拥皋比为予顽弟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刘基 《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孙 吴 之畧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设皋比焉。”

(4).传诵;讲习。 姚华 《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縹緗;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不下

(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变

一度变化;一次变故或变革。《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论语·雍也》:“ 齐 一变,至於 鲁 ; 鲁 一变,至於道。”《景德传灯录·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你试一变。”《宋史·李好义传》:“ 曦 死后若无威望者镇抚,恐一变未息,一变復生。”《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如今,距国初进关时节,曾不百年,风气为之一变。”

正论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

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通都大邑

指交通发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狐狸

(1)

(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爪牙

(1) 动物的尖爪和利牙

(2) 党羽,帮凶

爪牙广布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