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秋胡行原文

泛泛1-1绿池。
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
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
菡萏垂荣。
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
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
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
善为乐方。

诗词问答

问:秋胡行的作者是谁?答:曹丕
问:秋胡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丕的名句有哪些?答:曹丕名句大全

曹丕秋胡行书法欣赏

曹丕秋胡行书法作品欣赏
秋胡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泛泛

(1) 荡漾的样子,浮动的样子泛泛其景。——《诗·邶风·二子乘舟》

(2) 又

泛泛杨舟。

(3) 不深入;平平常常

泛泛之交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浮萍

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寄身

犹托身。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託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於后。”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寄身荫四岳,託好凭三益。”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愬?” 徐特立 《与姜济寰先生书》:“近日寄身工厂,心有所寄,一切都忘。”

流波

(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靡倾

随顺着向某一方面流动。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三:“汎汎緑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菡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垂荣

谓焕发光彩。《文选·扬雄<羽猎赋>》:“玄鸞孔雀,翡翠垂荣。” 李善 注:“荣,光荣也。”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青苹布叶,乱荷芰而动秋风;朱草垂荣,杂芝兰而涵晚液。”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双鱼

(1).两鱼。 晋 傅玄 《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唐 李贺 《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

(2).指书信。 唐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明 刘基 《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 双鲤 ”。

比目

(1).即比目鱼。 汉 班固 《西都赋》:“揄文竿,出比目。”

(2).常以喻情爱深挚的夫妻、情人。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明 陆采 《怀香记·夜香祈祐》:“做了比目离羣,连理分枝。”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鱼中比目鸟鸳鸯,尺素愁看字数行。”参见“ 比目鱼 ”。

(3).谓相比并而行。喻形影不离。《鬼谷子·中经》:“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折。”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张幼文》:“ 张幼文 与 张千仞 俱世家子…… 千仞 与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试发案,二人连名,人咸异之。”

(4).龙眼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吴氏本草》:“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鸳鸯

(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交颈

(1).颈与颈相互依摩。多为雌雄动物之间的一种亲昵表示。《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诗:“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其间交颈呢喃的鸟儿就是他和她。”

(2).比喻夫妻恩爱;男女亲昵。 唐 王氏妇 《与李章武赠答诗》:“鸳鸯綺,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 明 袁宏道 《青骢马》诗:“交颈復同心,白石青松在。”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成衣匠》:“一对野鸳鸯终朝交颈,丑不堪言。”

(3).错落于颈上。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又因哭泣,泣下交颈。”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延首叹息,雨泣交颈。”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二:“悲其生离,泣下交颈。”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 班固 《 * 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2).一个人。《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犹一体。《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 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清扬

(1) 指眉目清秀,也泛指人美好的仪容、丰采

今日幸会,得睹清扬

(2) 清越悠扬

钟声清扬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识曲

谓通晓音乐。《文选·古诗<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吕延济 注:“识曲,谓知音人听其真妙之声。” 明 杨慎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诗:“双鱼六马惯识曲,青蛉白鸥皆忘机。” 清 黄景仁 《十四夜歌宴》诗:“识曲羣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

乐方

音乐的法度。《文选·傅毅<舞赋>》:“动朱唇,紆清阳,亢音高歌为乐方。”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方,法也。’”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有美篇》:“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娱乐方式。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诗:“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鬭鸡观閒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