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渐近重阳天气嘉,数椽茆竹淡生涯。山童拥篲扫黄叶,邻女傍篱收碧花。
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叉。
晚窗酒尽无多叹,试问前村好事家。
诗词问答
问:《数日秋气已深清坐无酒戏题长句》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淡生涯
指不趋慕功名利禄的生活。 宋 陆游 《秋思》诗:“身似 庞翁 不出家,一窗自了淡生涯。” 元 曹德 《折桂令·自述》曲:“淡生涯却不多争,卖药修琴,负笈担簦。”
山童
(1).山村儿童。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归;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尊。” 元 虞集 《后续咏贫士》诗之一:“山童衣百鶉,唤之愧匆匆。”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随。” 宋 陈达叟 《<本心斋食谱>叙》:“客从方外来,竟日清言,各有饥色,唤山童供蔬饌,客尝之,谓无人间烟火气。” 元 袁桷 《题巨然<枫林雅集图>》诗:“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 清 厉鹗 《徵招·为蒋丈雪樵赋》词:“酒熟倒葫芦,有山童相待。”
(3).谓山无草木。参见“ 山童石烂 ”。
拥篲
亦作“ 拥彗 ”。1.执帚。帚用以扫除清道,古人迎候宾客,常拥篲以示敬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騶子 ﹞如 燕 , 昭王 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汉书·高帝纪下》:“后上朝, 太公 拥彗,迎门却行。”《史记·高祖本纪》作“拥篲”。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君不见昔时 燕 家重 郭隗 ,拥篲折腰无嫌猜。” 鲁迅 《三闲集·路》:“文艺家的眼光要超时代,所以到否虽不可知,也须先行拥篲清道,或者伛偻奉迎。”
(2).引申为扫清障碍。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例言》:“今只有《原富》一种(其在前一二无可观),理深文奥,读者不易,先读本论,可为拥篲之资。”
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邻女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邻女”指怀春的少女。 清 张问陶 《辛亥春日读班昭<女诫>有感》诗:“冷面铁錚錚,严妆傲邻女。”
避俗
(1).避世隐居。 唐 杨凭 《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 秦 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 卢挚 《渊明归来图》诗:“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 渊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
(3).舍弃旧俗。参见“ 避俗趋新 ”。
四角
(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其文如蚁行,往来相交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下车一看,好一座 * 院,只见週围城砖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楼。”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何啻
亦作“ 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 李山甫 《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书 巾山 之上,使读之者识趣增长,后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无穷,视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氛焰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
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事家
指供食用的动物内脏。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四折:“少不得将你心肝百叶做七事家分开。”参见“ 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