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伯瑞原文
四海今诗伯,三衢聊署曹。望之甘录录,桀溺病滔滔。
有志躬蓑笠,宁能类桔槔。
我交天下士,如子未多遭。
诗词问答
问:寄怀伯瑞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怀伯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诗伯
诗坛宗伯;诗坛领袖。 唐 杜甫 《石砚》诗:“ 平公 今诗伯,秀发吾所羡。” 宋 刘过 《湖上》诗:“莫惜高吟三十韵,敢烦诗伯为平章。” 清 孙枝蔚 《海陵喜遇邓孝威有赠》诗:“此时对诗伯,情谊倍相亲。”
三衢
指今 浙江 衢县 。因县境有 三衢山 ,故称。 唐 罗隐 《寄三衢孙员外》诗:“ 小敷 文伯见何时,南望 三衢 渴復饥。” 宋 杨万里 《过安仁市得风挂帆》诗:“何人道是 三衢 远,挂起东风十幅蒲。”《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昔 宋 时 三衢 守 宋 产瞻 以书答状元 留梦炎 。” 清 吴伟业 《高凉司马行》:“ 三衢 橘柚 广州 柑,梦绕江南与海南。”
泛指通衢。三,言其多。《管子·轻重甲》:“昔者 桀 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於端门,乐闻於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录录
通“碌碌”,庸碌无能
公等录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桀溺
春秋 时隐者。亦泛指隐士。《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诗之五:“篱边醉傲 渊明 饮,陇上歌随 桀溺 耕。”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此二派者,其主义常相反对,而不能相调和。观 孔子 与 接舆 、 长沮 、 桀溺 、 荷篠丈人 之关係,可知之矣。”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桔槔
亦作“ 桔皋 ”。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庄子·天运》:“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淮南子·氾论训》:“斧柯而樵,桔皋而汲。” 唐 陆龟蒙 《江边》诗:“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嚮。”《红楼梦》第十七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属。”
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