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诗求我混沌初,君诗求我糟粕余。低头小参有顿渐,抚掌大笑无精粗。
谁收六律入三籁,更敛八风妲一噫。
四诗元自五声生,无声敢问诗安在。
诗词问答
问:《儒家子刘文叔诗见赠回赠一篇》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混沌
(1) 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 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3) 糊涂(常用来骂人)
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低头
(1)
(2) 垂下头
低头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头认罪
小参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题昭默自笔小参》:“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
(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顿渐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隋 慧远 《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坛经·顿渐品》:“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 能 北 秀 ,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开顿渐者,欲依其根;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参见“ 顿悟 ”、“ 顿教 ”。
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精粗
亦作“ 精麄 ”。亦作“ 精麤 ”。1.细微和粗大。《礼记·乐记》:“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郑玄 注:“精粗,谓万物大小也。”《庄子·秋水》:“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史记·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2).精密和粗疏。《礼记·王制》:“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於市。” 唐 韩愈 《示儿》诗:“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3).精良和粗劣。《管子·地图》:“人之众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不辨人物之精粗,而委以品藻之政。”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木石精麄,随宜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选择精粗,揣量肥瘠,若屠肆之鬻羊豕。”
六律
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个,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1.黄钟(C),2.大吕( # C),3.太簇(D),4.夹钟( # D),5.姑洗(E),6.中吕(F),7.蕤宾( # F),8.林钟(D),9.夷则( # G),10.南吕(A),11.无射( # A),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八风
(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陆德明 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
(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 襄 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 八音 ”。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唐 王维 《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 宋 范成大 《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 岭南羽衣女士 《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四诗
(1).即四家诗。 鲁 《诗》、 齐 《诗》、 韩 《诗》和 毛 《诗》的合称。 汉 代传《诗经》的有 鲁 人 申培 、 齐 人 辕固 、 燕 人 韩婴 ,称“鲁”、“齐”、“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 两汉 时皆立于学官, 魏 晋 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 鲁 人 毛亨 ,亦传《诗经》,称 毛 《诗》,为古文诗学,先在民间传授,盛行于 东汉 。 魏 晋 后通行的《诗经》就是 毛 《诗》。四家对诗义的说明、文字的解释,均有所不同,参阅 清 陈乔枞 《四家诗异文考》。参见“ 毛诗 ”、“ 三家诗 ”。
(2).《诗经》的四体:《风》、《大雅》、《小雅》、《颂》。 唐 许尧佐 《五经阁赋》:“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既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四诗既删,体裁益衍。” 清 钱谦益 《<增城集>序》:“令採风之使进而被之管絃,言之无罪,闻之足戒,岂不足以列四诗之目而称五諫之首也哉!”
(3).称《南》(《周南》、《召南》)、《豳》、《雅》、《颂》为“四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经义》:“《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元自
犹言原本,本来。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二:“鬢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金 人元自识人。”
五声
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 zhǐ)、羽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