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赋杨氏夜游·其三原文
银灯隐绛纱,流彩映铅华。
插鬓金鸾小,填蛾翠雁斜。
衫宽藏半摺,绶解绾双花。
共睹新妆束,相邀进内家。
诗词问答
问:追赋杨氏夜游·其三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追赋杨氏夜游·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追赋杨氏夜游·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参考注释
绛纱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絳纱。” 明 徐渭 《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絳纱来。”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刘禹锡 《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絳纱。” 宋 苏轼 《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 季直 游。絳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絳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絳帐 ”。
流彩
(1).见“ 流采 ”。
(2).闪耀的色彩。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王吏部 敬夫 才雋思逸,鋭於綺丽。譬之‘湖外碧草,海东红云’,流彩夺目。”
铅华
用来化妆的铅粉
金鸾
(1).金属制的鸾鸟;艺术品中的金色鸾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手抬玉尺红於火,敲断金鸞使唱歌。” 后蜀 阎选 《临江仙》词:“欲问 楚 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鸞。”
(2).即金銮殿。 宋 梅尧臣 《七夕》诗:“独对 金鸞 月,宫词付小臣。”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战捷南宫羡二难,明朝挟艺上 金鸞 。”参见“ 金鑾殿 ”。
妆束
(1).打扮,装饰。 明 唐寅 《题桑》诗:“桑出罗兮柘出綾,綾罗粧束出娉婷。”《 * 词话》第一回:“金银首饰,粧束身子。”《西游补》第十三回:“ 小月王 大喜,一面令人传旨,叫 踏空儿 不必凿天;一面叫女子弟粧束搬戏。”
(2).犹服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当时优家者流,粧束因可概见,而后世所为副净等色,有自来矣。 唐 制如《霓裳》等舞,度数至多,而名号粧束,不可深考。”
(1).打扮的式样。 宋 蒋捷 《贺新郎》词:“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綃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 元 张翥 《露华·玉簪》词:“几度借取搔头,别试 汉 宫妆束。”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不过,只要看有人出来唉声叹气的不满意女人的妆束,我们就知道当时统治阶级的情形,大概有些不妙了。”
(2).打扮。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小娘子,你怎么这般妆束?”
内家
(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
(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
(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红楼梦》第七二回:“ 夏太监 打发了一个小内家来説话。”
(4).即内人家。 明 李东阳 《韩休知》诗:“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原注:“ 唐 《教坊记》:伎女坊谓之内人家。”
(5).指良家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吴大郎 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与那臙花队里的迥别。”《天雨花》第三回:“游山玩水男子事,内家岂可外边行?”
(6).犹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静观 此时已是内家装扮了,又道 黄夫人 待他许多好处,已自认他为乾娘了。” 王古鲁 注:“此处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内家拳。《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爷 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