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览古·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涿郡览古·其四原文

赤符一脉乃三分,羽葆楼桑自昔闻。

相傍桓侯故井在,当时际会想风云。

诗词问答

问:涿郡览古·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涿郡览古·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涿郡览古·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一

参考注释

赤符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三分

(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孙华 《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

(2).指 三国 史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卖《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

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唐 孔颖达 疏:“此梅虽落,其实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羽葆

(1).古时葬礼仪仗的一种。以鸟羽聚于柄头如盖。《礼记·丧大记》:“君葬用輴,四綍二碑,御棺用羽葆。” 孔颖达 疏:“御棺用羽葆者,《杂记》云:诸侯用匠人持羽葆,以鸟羽注於柄末如盖,而御者执之居前,以指挥为节度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追赠太傅,侍中、中书监如故,给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为六十人。” 张铣 注:“羽葆,班剑,并葬之仪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功布》:“大夫御柩以茅,诸侯以羽葆,天子以纛,指引前后左右,皆如功布之施为也。”

(2).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亦泛指卤簿或作为天子的代称。《汉书·韩延寿传》:“建幢棨,植羽葆。” 颜师古 注:“羽葆,聚翟尾为之,亦今纛之类也。”《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因而游猎,乘大輅,羽葆,华盖,建天子旌旗。”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元臣举国降,羽葆蒙尘狩。”羽葆,一本作“ 天子 ”。

楼桑

见“ 楼桑里 ”。

自昔

往昔;从前。《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谈玄;横雕龙於翠尾,飞縞凤於琼筵。”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岁朝爆竹传自昔, 吴 儂正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相傍

(1).靠近;依傍。《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自己与 王惠 ,短拨着牲口骑了,相傍而行。”《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待到明年家乡原野的迎春花开,我一定会相傍在你的身旁。”

(2).谓男女相配。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才卿貌,今生合该相傍。”

故井

旧井,老井。《南史·江紑传》:“及就创造,泄故井,井水清洌,异於恆泉。”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际会

(1).聚首;聚会。《礼记·大传》:“异姓主名,治际会。” 郑玄 注:“际会,昏礼交接之会也。” 孔颖达 疏:“际会,所以主此母妇之名,正昬姻交接会合之事。” 孙希旦 集解:“际会,谓於吉凶之事相交际而会合也…… 郑氏 专以昏礼言,非是。盖同姓族属渐众,惧其离,有宗以统之,则不至於离。异姓男女相聚,惧其乱,有名以别之,则不至於乱。”

(2).引申为配合呼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回环,而有缀兆之位。” 周振甫 注:“际会,遇合,犹配合。”

(3).机遇;时机。《汉书·王莽传上》:“ 安汉公 莽 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 汉 室,遂同殊风,至于制作,与 周公 异世同符。”《旧唐书·马怀素传论》:“ 马怀素 、 禇无量 好古嗜学,博识多闻,遇好文之君,隆师资之礼,儒者之荣,可谓际会矣。” 姜可生 《将之南田梦非》诗:“人生际会有如此,山川寂寥按剑起。” 艾青 《向太阳》诗:“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4).缝隙。两物体相接的中缝。《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